天空与远处的山野交汇在一起,零星几户人家像嵌在画中一般。翻过高山,我们来到三岔镇大塬村,探访这个小村庄的脱贫之路。
“老贾,我们给你送种子来了。”晌午,大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建明抱着半袋葵花籽种,大步流星来到贫困户贾平义家。
一到家门口,曹建明就看到老贾家附近的几亩地已经铺上了地膜,正等着种子播种。“咋样,老贾,这种子送来得够及时吧!”
曹建明托着种子就往老贾怀里送。
有了好种子,才有一年的好收成
“好!就等它了,我今年种上葵花籽,再多种些柴胡,指定有个好进项。”老贾接过种子笑呵呵地说,眼角堆满了皱纹。
老贾今年57岁,祖祖辈辈生活在镇原县,之前一直种植玉米、黄豆,一年下来,累一点不比别人少受,可钱也就能赚个万儿八千的。如今,老贾紧跟村上的政策,增种了柴胡、葵花籽,收入有了很大改善。
贾平义和我们念叨着家里的变化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镇原县脱贫攻坚工作出了一道“加试题”。村上的农用物资所剩不多,眼看就要错过了农时,老贾急得嘴上长了好几个泡。
静海区的企业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为大塬村的农户们提供种子。现在,种子已全部分配到贫困户,用于年的种植。
静海送来了优质种子
“静海真是咱镇原老百姓的‘及时雨’,不仅给我们送种子,还扶持我们发展中草药产业,给我们村脱贫致富开了一剂‘良方’。”曹建明高兴地说。
和老贾告别后,曹建明又带我们来到村里种植中草药的地方。
路上,他告诉我们,“村里4月初种植的丹参,年就能开挖。那边的山上还有柴胡、万寿菊,这就是我们大塬村脱贫致富的‘秘诀’。”
大约十分钟,车停在了路边。
“你们快看,这全都是我们村种的中药材。”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山塬之上都是已经铺好的地膜,如河流一般粼粼发光。视线拉回近处,丹参已经破土出苗,长势喜人。
产业发展,让村子有了希望
可最开始,如何捡起这遍地的“金疙瘩”,让全村人都犯了难。
“人工挖药,一个人一天只能挖2分地。柴胡根系长,很容易挖断,卖不出好价钱。后来,静海的帮扶组给我们购置了拖拉机和配套药材挖掘机,一天就能挖5、6亩,挖出来的药材品质好,价钱高。”曹建明蹲在地上,指着几株绿苗说。
在田间地头察看幼苗长势
年,静海补贴4万元扶持大塬村发展万寿菊产业,投入帮扶资金15万元购置挖药设备,设立爱心收购,让中草药产得出来、卖得出去,为群众栽下“摇钱树”,帮百姓拔去“穷根子”,以产业扶贫实现永久脱贫。
“静海的帮扶让大塬村发生了改变,看到乡亲们有了脱贫致富的斗志,都过上了好日子,我这心里热乎乎的。”驻村工作队队长王万虎说。
临走时,曹建明邀请我们7月份的时候再来大塬村看看。到那时,这里将会是成片的花海。(作者单位:静海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