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镇远县尚寨土家族乡律令村茯苓种植基地内,清除杂草、刨土挖茯苓、装袋,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干劲和丰收的喜悦与寒冷天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年茯苓的市场价格稳定,每斤能卖到7元。今年我种了余亩,每亩产量有斤左右,今年应该能卖余万元,扣除种植成本大概有50余万元的收入。”村民张国民笑得合不拢嘴,给记者算起了今年的茯苓丰收账。
律令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过去村民只能种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近年来,在尚寨土家族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律令村结合资源禀赋和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农户+公司”等多种模式发展林下种植产业,现种植有太子参、茯苓等中药材余亩。
“这不仅增加了群众的收入,还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发展林下产业的内生动力。”律令村党支部书记钟朝胜一边指挥挖茯苓,一边介绍道。
近年来,尚寨土家族乡坚持“政府引领、合作社带动、党总支搭台、基地示范、群众参与”的思路,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植被资源,将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合理布局规划,发展特色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探索出一条以“林+药”为主的林下产业发展新路子,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徐伟
编辑鲁媛
编审王璐瑶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