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原县郭原乡寺沟村、郭原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4.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2.镇原县太平镇南庄村、慕坪村、柴庄村、席兰村、枣林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5.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3.镇原县庙渠镇六十坪村、四合村肉牛养殖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3.公里,路面结构层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4.镇原县南川乡和平村、上庄村白瓜子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5.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5.镇原县殷家城乡桑树坬村湖羊养殖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7.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2.4计划工期: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年4月30日,计划交工日期:年10月31日。
镇原县平泉镇赤马村景家村等32条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镇原县郭原乡寺沟村等5条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标段划分表
1.镇原县南川乡东王村肉牛养殖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4.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2.镇原县城关镇路坡村、东关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6.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找平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3.镇原县城关镇丰台村肉鸡养殖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2.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找平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4.镇原县城关镇丰台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3.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5.镇原县中原乡原峰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3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6.镇原县新城镇杜寨村全膜粮食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5.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1、镇原县屯字镇川口村、阳宁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4.57公里。路面结构层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
2、镇原县临泾镇毛头村花椒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6.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3、镇原县新集镇高崖畔村全膜粮食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4.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4、镇原县开边镇甄沟村、兰岔村万寿菊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8.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镇赤马村景家村等32条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镇原县屯子镇川口村等4条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标段划分表
(1)镇原县方山乡张大湾村、庄岔湾村肉牛养殖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路线全长6.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2)镇原县新城镇惠沟村全膜粮食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路线全长4.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砥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3)镇原县新集镇永丰村、唐塬村、刘大岔村全膜粮食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路线全长8.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沥青混凝士(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4)镇原县孟坝镇茆合村、醴坳村、刘城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路线全长7.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屋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5)镇原县马渠乡景塬村、三合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路线全长5.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
(6)镇原县屯字镇开城村、田岭村、双合村肉鸡养殖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路线全长7.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士(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镇赤马村景家村等32条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镇原县方山乡张大湾村等6条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标段划分表
1.镇原县三岔镇榆杨湾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4.公里。路面结构为4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2.镇原县三岔镇米家川村、肖园子村、寺庄湾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8.公里,路面结构为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士(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3.镇原县上肖镇杨城村、翟池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1.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4.镇原县上肖镇北庄村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2.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5.镇原县武沟乡张岘村、渠口村肉牛养殖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4.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涵洞设计荷载为公路-II级,新建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
6.镇原县临泾镇什字村、席沟圈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3.公里。什字村段路面结构采用18厘米厚C30混凝土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席沟圈村段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士(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镇赤马村景家村等32条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镇原县三岔镇榆杨湾村等6条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标段划分表
1、镇原县武沟乡武沟村肉牛养殖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3.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涵洞设计荷载为公路-II级,新建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
2、镇原县太平镇俭边村、兰庙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5.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
3、镇原县平泉镇麻王村、景家村西瓜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6.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4、镇原县平泉镇赤马村、景家村肉牛养殖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4.公里,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5、镇原县庙渠镇文夏村、黎明村玉米种植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全线采用《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8.公里,路面结构层采用4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16厘米厚5%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10厘米厚天然砂砾功能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5,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镇赤马村景家村等32条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镇原县武沟乡武沟村等5条产业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标段划分表
来源:庆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