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四大历史名镇,就不得不提中国的瓷器重镇—景德镇。景德镇,春秋战国时属楚境,秦为九江郡番县地,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东晋称新平镇,唐武德年间,又称昌南镇。历史上因景德镇以产瓷器而闻名,也被称作中国的瓷都。而早在十八世纪,因欧洲人把昌南镇瓷器视若珍宝,致以最高权力和身份的象征,而把渐渐地欧洲人就以昌南(谐音china)作为瓷器和生产瓷器的中国的代称。
昌南镇则是宋朝(公元年)之前景德镇的旧称,据史料记载,宋朝宋真宗景德元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深受皇帝喜爱,宋真宗遂将自己的年号赐给昌南镇,至此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而沿用至今。而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五代就已经开始生产瓷器,到了宋、元两代迎来发展崛起,至明、清两代更是成为皇家御用的制瓷器重镇,当时还在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这里的人们世代以陶瓷为生,窑火历经千年而不灭,之所以景德镇会成为陶瓷重镇,被誉为中国瓷都,有它历史的奇遇,也有其必然性。我们都知道陶瓷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土地、工具等原始生产资料并无很大差异的情形下,最重要的当属原料。而景德镇属丘陵地区,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一块群山环抱的沃土,之所以称之为沃土是因为景德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别适合形成高岭土,而高岭土刚好又是生产瓷器最重要的原料,这是它的必然性之一。
再者景德镇水路发达,通运河流就有昌江河和乐安河,而昌江河曾是宋朝历史上最繁忙的水运路段。之所以景德镇的昌江河曾是当时最繁忙的水路,是得益于当时宋廷注重对外贸易,实施来远人,通货物的商业政策,海外贸易大为扩展,而古代丝绸之路主要出口的商品为茶叶、丝绸和瓷器,而瓷器需求量最大的又属景德制瓷,这样一来促使制瓷业蓬勃发展,这是它的必然性之二
我们都知道,工业的发展最重要就是人才的聚集,而当时的陶瓷制造工艺堪称现在工业的生产流水线,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曾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说明一件瓷器需要经72道工序方能成器,每道工序都由当时国内最有经验的师傅来把控,而制瓷技艺历经千年薪火相传,靠的是师傅带徒,子承父业,弟及兄业这种最古老的方式来延续技艺。再加上当时宋朝由于北方与金、元连年战争,也导致当时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都汇集于此。这是它的必然性之三。
虽然当时的陶瓷产业占景GDP的份额现已无从考证,但今天的景德镇陶瓷产业年均产值已达亿元,全市万人口中,有30多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着陶瓷行业。可见景德镇名副其实是中国的瓷都。而如今景德镇的旅游业堪称全国最热门的历史名镇之一了,这里的古镇、陶瓷文化是必看的景点。
瑶里古镇,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美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这里群山环抱,原始森林郁郁幽深,小桥流水、禽鸟啼鸣、飞瀑流泉、是避暑的佳处。村镇大量清代名居,还有古桥、古码头等。
而地处瑶里古镇西南方向,距离景德镇市区8公里的浮梁古城,是为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也是全国仅存的四处古县衙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五品古县衙,该古城始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年),历经唐、宋、元、明、清诸多朝代,是历代浮梁县治之所在。浮梁古城全城布局形似八卦,拥有气势宏伟的古城门楼,城墙全长20余里,高1.6丈,古城内还有宋代佛塔—红塔,堪称中国历史文化长廊之一。
而来景德镇就不得不看陶瓷文化。而古窑民俗博览区则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缩影,是全国唯--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主要分历史古窑展示区和陶瓷民俗展示区两块,这里汇集了古建筑古作坊,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从宋代到清代的古窑。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的德镇古窑民俗陶瓷历史博物馆堪称中国陶瓷专业博物馆,在83万平方米的馆区内不仅有古窑建筑群和清代民居建筑群,还有古窑作坊内,有瓷工进行手工制瓷技艺表演,烧制仿古瓷,清代民居建筑内,有景德镇陶瓷发展史和书画展览。
景德镇民窑博物馆不仅收藏陈列了湖田窑各个历史阶段产生的各类典型标准器物和历史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及考古标本等,还保护了宋、元、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弥足珍贵的窑炉、制瓷作坊等二十余处遗迹,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制瓷的现场情景,让人们感受和触摸到历史的真实。在四十余万平方米的地下积淀了五代至明朝制瓷历史的丰富文化遗存,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陶瓷史学研究者、陶瓷工艺美术爱好者和中外广大游客的朝圣之地。
另外,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也是值得一看的地方,这里涵盖各类艺术工作室、餐饮、休闲剧场、特色精品街、百货商场等业态,建设有公共休闲广场,整个园区的配套服务设施与文化建设将会逐步完善,最终建成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与世界接轨的文化艺术创意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