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到年10月,中央苏区的红军经过整整两年的长征、转战了14个省,终于在陕西会宁会师,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也开始红军的新征程。
两年的长征路上,红军不缺少慷慨悲壮、感人涕下的故事,年10月发生在贵州的红军故事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根据资料记载,曾经有多名红军被敌人逼到了山上,然而之后便再无下落,没有活着的人,更不见牺牲者的尸体。后人寻访的时候发现,当地不仅没有听说过这些红军的故事,就连故事中的那座山都不曾出现过。
这座和百余名红军一起消失的大山究竟是怎么回事,党史研究专家终于在事件发生的70年后得到了答案。
红军简笔画
年8月,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尚未结束,但红军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长期处于下风状态。苏区根据地的缩小让红军采取分兵抵制的方式,仍然未能阻止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红七军团先一步作为抗日先遣队绕道闽浙皖赣边迂回挺进,没能牵制住国民党的援军,红六军团近万人则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和政委王震的带领下前往黔东根据地与贺龙部队汇合。
任弼时与妻子
红六军团从8月7日出发,途中经历敌人的重重阻挠,且战且进,在10月5日进入贵州省石阡县境内。红六军团按照朱德总司令部署的路线前进,没想到正好迎面遇上了与湘、黔军阀会合的桂系军队。
10月7日这天,红六军团与敌人在贵州石阡县的甘溪地区进行了一场遭遇战,湘、黔、桂三方已经达到了24个团的兵力,而且装备齐全,连日奔波的红六军团毫无胜算。
萧克当机立断,让18师的52团负责掩护军团主力部队撤退,师长龙云和团长田海清随军作战。龙云当时已经是和粟裕齐名的红军战将,萧克对他是十分放心的。
红六军团18师师长龙云,年牺牲于国民党手中,年仅32岁
龙云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带领52团成功掩护主力转移,并将敌人的火力全部吸引到自己这边。主力部队安全撤退后,龙云才带着52团进行追赶,却在龙塘的朱家坝路口被敌人的援军拦住了。
52团只能就地和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双方鏖战几个小时都没能分出胜负。幸好萧克派了49团回头对52团进行增援,前后夹击之下才在敌人的防御中撕开一道口子,让52团顺利突围。
然而敌人在身后紧追不舍,龙云又脱离了49团的掩护,决定往西前进,与北上的主力部队错开方向,也让敌人误以为红军主力往西而去。
红军阻击敌人
52团成功吸引了所有的敌人,却因为人生地不熟而一直在龙塘镇附近打转,而队伍中的战斗减员情况也非常严重,仅仅剩下来人。
由于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国统区,国民党反动派不遗余力地抹黑红军形象,将红军和中共说成青面獠牙的赤发恶鬼,导致了甘溪许多百姓都没有给52团提供帮助,反而家家紧闭门户。
10月16日,龙云和田海清带着52团剩下的人在山间摸索良久,终于遇到一个愿意给他们带路的村民。这个好心的村民将52团引上了被附近居民称为“困牛山”的一座大山上。
在困牛山悬崖的红军
困牛山三面环水,只有一个方向能上去,而村民们的牛时常在山上走失,因此被称为“困牛山”。52团上山后,认为这是红军主力部队的敌人也紧随其后。这时候部队再次兵分两路,龙云带着余名战士趁敌人不注意下山。
又经过月余的跋涉,龙云终于追上了红六军团的大部队,并成功与黔东根据地的贺龙三军团会合,继续和国民党斗智斗勇。然而被引到困牛山上的人却从此失去了踪迹,不仅没有一名战士回来报信,就连红军后来回去寻找,发现所谓的困牛山都不存在。
随着长征胜利、抗战胜利、解放全国乃至新中国成立,红六军团的老战士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们,多次派人到石阡县一带进行打听,还委托了军史调查专家进行专访。
然而石阡县当地的群众纷纷表示自己毫不知情,偶尔有人听说过那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却根本不清楚战斗双方的身份和最终下落,困牛山这个名字更是没听说过。
军史专家十年后又重新走访了一遍在石阡县的寻访之路,依旧没有任何线索,困牛山和那名战士仿佛凭空消失,不曾出现在任何人的记忆里。
左下角的红色箭头处为甘溪红军烈士纪念碑
2年,石阡县党史研究室的副主任杨又铸在人大会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