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蕉溪镇郎洞村变了,曾经的“马路会议”,如今开到了宽敞明亮的办公楼;羊场镇金盆村变了,村干部们意识到,推动农村社区治理,既要找准“症结”,又找准“药方”;报京乡报京村也变了,老百姓从抱手观望到积极参与,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头,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答案似乎很宏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答案也很具体。“我们既要有为民服务的阵地,又要有好的管理方法,更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热心,才能建强基层组织堡垒,打赢两场‘战役’。”关于基层组织建设,镇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祝显德说出了由软弱涣散到强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全面推进,全面过硬。在镇远,深化基层党建“强阵地、强管理、强服务”,正从20个示范村辐射推广,全县基层党组织,焕发别样活力。
强阵地“落脚点”更实
走进镇远县蕉溪镇郎洞村,两楼一底的办公楼分外引人注目,明窗净几的便民服务大厅,来往办事的群众有说有笑,络绎不绝。办公楼年底改建而成,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会议室、文化墙、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各种办事指示标识有序挂牌,一目了然。
郎洞村村委会办公楼(付光斌摄)
“办公楼改扩建后,村干、群众办事都有了落脚点。村干实行‘坐班’+‘流动’办事机制,群众能随时能找得到人。”村支书尹德明回忆说,以前村委会很狭小,坐不了几个人,每次开群众会都要联系在条件较好地方较宽的群众家里挤着开,要么就在马路边开,一点都不安全,效果也不好。
郎洞村村支书尹德明在村委会办公(李安生摄)
镇远县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始终把阵地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好落实,按照有场地、有标识、有设备、有制度、有载体的标准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为村干们更好地为民服务提供优的环境、好的设施,不仅增强了村干的工作责任心,提升了“村两委”一班人的威信,还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目前,全县个村居(社区)已全部推动标准化建设。
强管理“出发点”更准
羊场镇金盆村是镇远县加强农村社区治理的示范村,年就开始着手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工作。回顾这几年的发展,村两委认为做得最成功的事,就是以“民约歌”方式推动农村社区治理,既找准了“症结”,又找准了“药方”。
一方面,加强了村党支部自身管理,认真开展党员“三会一课”,严格实施“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另一方面,在“诚信”上做足文章,加强了社会管理。村党支部牵头,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把繁琐的村规民约改编成五句话“民约歌”,由党员带头讲诚信、讲团结、讲清廉、讲奉献,带头遵守“民约歌”和各种法律法规,树立群众眼中的标杆榜样,激发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激情,实现了从“管理群众”到“群众管理”的转化。
金盆村火坑会调研“民约歌”治理农村工作(李安生摄)
“民约歌让大家轻轻松松记住了约定,明白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金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兴斌说,现在,群众眼中的“痞子”已得到感化,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有的还成了群众口中的致富带头人。
今年年初以来,金盆村党支部还把“民约歌”改编成了“战疫宣传歌”进行巡回宣传,群众还积极推选出代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为打赢防疫战筑牢了思想防线。
强服务“探照灯”更亮
报京乡报京村是以侗族同胞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灾后重建后已告别了以往人畜混居的生活,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党支部为民服务之灯必须更明亮,才能让更多群众看清前行之路。”报京村党支部书记邰光水认为,党员干部要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带着群众走捷径,大干快上,摆脱贫困。
在报京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服务群众从“垃圾分类”开始做起。
一个村子搞垃圾分类?老百姓从吵架骂人到支持理解,从抱手观望到积极参与,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头,硬是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报京村村支书邰光水宣讲党的好政策(李安生摄)
网名为“天道酬勤”的村民深受感动,之后在“报京外出务工群”上号召:“只要卫生好,老婆容易找!”“大家一条心,仙女嫁报京!”群众内生动力悄然激发,势不可挡。
在贵州民族大学的倾情帮扶下,通过“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报京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环境卫生整洁,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精品水果、林下种养殖、养鱼等产业迅速举起,涌现了一批致富带头人。
郎洞村、金盆村、报京村只是镇远县实施“三强”工程的一个样板。
近年来,镇远聚焦基层组织基础薄弱、管理不规范、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深入实施了“强阵地、强管理、强服务”工程,推动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从细处着手,往实处着力,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整合。以全县20个示范村为带动,全县推广,将基层党建工作变“虚”为“实”,让基层党组织焕发出新的活力。将服务延伸到农村农户,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强了百姓对党委工作的信任与满意。
通讯员李安生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凌忠云
编审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