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远县冽洞村村庄换新貌村民乐开颜图

“路好走了。”

“房子不透风了。”

“村寨越来越干净了。”

冽洞村民们围着火堆微笑着说。

走进镇远县冽洞村,映入眼帘山明水秀的村景、整洁的街,村民的欢声笑语映在清澈的小溪上。“驻村要驻冽洞村,喝水要喝阳水”是冽洞村民对民大驻村干部的评价,大家每次看到民大的历任驻村第一书记们,都会笑容满面的道声好。

年饶义军与村民在一起修路。

贵州民族大学教师胡兮、钟小斌、王炳江、饶义军、罗霄是驻冽洞历任村干部,“尽己所能,帮助当地群众早日脱贫”是5任驻村干部对这片土地的庄严承诺,他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牢牢抓在手上,村民的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头。

山明水秀,谋旧景换新之变

说起年第一次到冽洞历的情景,冽洞村第一届驻村书记胡兮直摇头。破败的村寨、狭窄的泥泞小路,还有到处乱飞的生活垃圾,这一切都让他内心变得格外沉重。

冽洞村全貌。

“那是一个被群山围绕的小村庄,户与户之间隔得远,大家的房屋高低错落,在开展入户调查工作时车几乎是‘滑着走’。”胡兮说。高山组是冽洞村18个村组中距离最远、地势最高、山路最陡的组,就算是“四驱大皮卡”也需要花费2个小时,路成了村民发展的最大阻碍。

改变,从修路开始。利用国家实施的村村通、组组通和户户通政策,全村25.6公里的硬化路的建设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在驻村书记的努力下,村里还安上了盏路灯,这不仅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更加坚固了干部与村民心。

年重建前冽洞村村级活动室。

新建的冽洞村级活动室。(依次为王炳江、胡兮、饶义军、钟小斌)

“以前要开2小时的车才能到高山组,现在只需15分钟。”翻出以前冽洞村高山组泥路的照片,当地村民激动地说道。路修好后,为了让村民有一个更加干净、便利的办事和活动场所,驻村书记又开始四处奔走。通过多方努力,最终集资到57万余元,在村里建起了新的村委党员活动室、卫生所和农家书屋,这也成为了冽洞村民的第二个家。“这栋楼在建设时资金遇到困难,所幸民大及时帮助,捐了10万元,这才让这栋楼的建设得以顺利推进。”驻村书记胡兮说。

村里的基础设施改善了,全村的卫生整治又成了驻村书记的工作重点。为了让村庄重新回归靓丽本色,驻村书记钟小斌带着村民走到街上、下到河里捡垃圾。“如今道路干净了,村民再也不舍得往地上扔垃圾。”钟小斌说,环境优美不仅反映了环境改善工作的顺利完成,更体现了村民的生活习惯改变。

扶贫扶志,扬教育启智之风

“感谢民大,是学校的老师们让我有机会走进校园,完成我的大学梦。”回忆起四年前踏进民大校园时的情景,来自冽洞村的杨同学激动地说道。

现任驻村书记饶义军介绍村里的发展情况。

年,考上贵州民族大学的杨同学因家庭困难,萌生了放弃的念头,转而选择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得知该情况后,胡兮立即联系了民大,对该名同学的情况进行详细汇报。经学校研究,不仅免去了她在学校四年的学杂费,还给她安排在学校勤工俭学的机会。如今,杨同学已经顺利毕业,目前正在积极备考公务员。

事实上,在民大,更多贫困学子拥有了和杨同学同样的幸运。为了尽快帮助报京乡脱贫奔小康,自年以来,民大制定了“专项规划、专项培训、专项扶智、专项助学、专项助困”五个“专项”帮扶计划。截至目前,“专项助学”已为2名考上民大的镇远籍贫困学子免除4年学杂费。“唯有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才能彻底拔掉穷根。”驻村书记们说,除了资助大学生,民大还给冽洞小学捐赠了元助学金费。

增收减贫,兴产业勃发之气

产业扶贫是民大帮扶冽洞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历任驻村书记的努力下,通过组织专家实地考察、邀请科技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等方式,帮助村里发展稻田养鱼等生态种养殖产业,为冽洞村民增加经济收入。

由于该村良好的生态,丰富的木材资源,驻村书记还帮助村民发展茯苓种植。年,村民杨政莲就在驻村书记的帮助下,通过种植茯苓收入了7万余元。

驻村第一书记们回访冽洞村民。

“我才将洋姜送到民大药材学院做成分分析,条件允许的话,种植洋姜将成为冽洞村的支柱产业。”现驻村书记饶义军说。由于洋姜具有易种植,成活率高,市场需要量大,发展前景较好,如果当地的土地适合种植,这将成为助推冽洞村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饶义军表示,历任驻村书记的努力为冽洞村打下了好的基础,让村民们实现了顺利脱贫。未来,他将继续努力,在产业扶贫方面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当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孙远桃陈国兴图片由民大宣传部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