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镇远弹丸之地却有12座

以治疗白癜风为主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
在贵州东南地区,有一条婉约多姿的大河叫“舞阳河”,在舞阳河上游地段,有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叫“镇远”。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取得过的傲人成绩。在贵州东南地区的诸多县城中,镇远城的发展要更较早一些,究其原因无不与这条航运便利、风光优美的大河有关。作为镇远形成城邑的第一契机,“舞阳河”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舞阳河水运的黄金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如今显得分外悠闲的舞阳河,仿佛仅仅是为了给这座文化古城增添秀色。镇远是典型的水陆要冲,历史上曾是乡土入夜郎的交通栖息之地,素有滇黔门户之称。从陆地可达云南至缅甸,从水陆可入洞庭到沿海,交通极其便利。历史上在这处小小城区境内的舞阳河畔,曾拥挤地排列着二十多个码头。这样的情景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由此狭小的城镇,如此密集的码头,反差之大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今天,在镇远城区河畔一公里左右的地段之内,仍然遗留着十几个由条石修砌而成的原汁原味的古码头形态。“天后宫”又称福建会馆,建于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初期,“天后”是福建客商的故乡之神。祭祀“天后”寄托了他们对故乡的怀念,也表达了他们祈求水运安全、生意繁盛的愿望。有趣的是地处云贵高原,远离大海的镇远城,也有祭祀“天后”娘娘的风尚,可见当时水运对镇远城的文化影响是何等的深远。“天后宫”在镇远城的出现,已经超出了一般庙宇的排场,它向人们展露了这个地区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核心。饶有兴味的是有种建筑竟然是修建在城墙之上,这个现象仿佛告诉人们,镇远城在当时已经从军事重镇转变为如今的商业都市。镇远城地处贵州高原的东南部,在公元前年的汉代,镇远置县,隋唐时期置梓姜县,宋朝至民国则上升为州郡府道的所在地,成为贵州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地带。公元年以前,当大元帝国的大军尚未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镇远县城还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点。蒙古军队进驻后当地人纷纷逃离,军需给养突然间转变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就出现了官府号召商人来镇远做生意的怪事,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朝。据贵州通志记载,明洪熙元年“贵军乏饷,乞运龙江仓及两准盐于镇远,易米给军”。官府的命令在当时便是最有效的广告宣传,商人都是嗅觉灵敏、唯利是图的群体,加之镇远城商路四通八达,又有固定的消费者。于是,大批商人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或坐立于镇远或行走于黔滇。就这样军队靠商业得益,商业因军费发达,地方财政也从中受惠。至此镇远城得到了空前发展,一跃而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大都市。如果没有“舞阳河”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没有军事边防因素的催化作用,没有军旗影映下的商业繁华,没有商业繁华后带来的文化杂交的融汇,镇远的历史大概又是另外一种写法。小小的镇远城随着弯曲的“舞阳河”和弯曲的石屏山,形成了两岸各一条弯曲而又狭长的街道,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传统民居也是修长而建。为了节省空间,就连沟通各条巷道的路径,也显得窄而又窄,曲折幽深的巷道,连接了一个个院落、一户户人家,构成一种特殊地理环境中传统民居特殊的格局。四方井下是镇远城内,保存刀封火墙四合院民居较为集中的地段,封火墙是颇为壮观的建筑标识和建筑方式。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火,这里的四合院带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的色彩。镇远城根据本地区盛产林木的特点,在封火墙内用杉木盖四合院,窗花用木质镌刻的生动精致,墙体梁柱均为杉木,封火墙的功能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吴敬梓在他的旷世名著《儒林外史》一书中曾生动真实的描述了镇远这座苗乡古城的社会生活。他在书中称镇远为歌舞之地。作为歌舞之乡的标志,是明清两代期间在镇远城区内遗留下来的古戏楼,以及至今在城区附近,随处都可见到的少数民族的歌舞场面。在整个贵州“芦笙舞”几乎是所有的少数民族都非常喜爱的节目,“芦笙舞”的舞步多姿多彩、形式热烈,镇远县报京乡的侗族同胞们每年过三月三的时候,也是跳“芦笙舞”的场面最为壮观。贵州民间有苗舞、侗歌的赞誉,而在镇远的报京乡侗族同胞们似乎也偏爱于舞蹈,他们喜欢用舞蹈的各种律动,来表达自己内心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好看的衣服要在过节的时候才穿,这几乎是一个很多民族共同的习惯,节日期间苗族姑娘们身着盛装,竟相媲美。亮晃晃的银饰,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姑娘们身上挂的和头上戴的银饰品,少则重约一两公斤,多则可达四五公斤以上。漂亮的服装、精美的银饰,不仅增添了姑娘们的英姿,更荡漾着一派春天的寓意。在十八世纪后期,镇远城内共有戏楼十二座,一个才三平方公里的弹丸小镇,竟建有这么多的戏楼,可见当年镇远城是何等的热闹繁华。“万寿宫”又称江西会馆,宫内的戏楼结构精巧、格调华美,置身在这富丽堂皇的戏楼中,仿佛仍可听到古腔、古调的吟唱,以及四周传来的一片叫好声。我们遥想当年,如果十几座戏楼同时演出,再加上街头巷尾的杂剧小戏,整个镇远城一定是锣鼓喧天、丝竹绕耳,享镇远称之为歌舞之地,算是当之无愧。青龙洞古建筑群是从十四世纪,中国的明朝后期才开始逐步修建的,这片建筑群由三十多座靠崖、连洞的单体建筑组成,大部分修建在中和山高约五十公尺,长约三百公尺的狭长悬崖地段上,建筑面积可达六千一百六十五平方公尺。中国古代建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都讲究均衡对称。不过镇远城长期处于化外状态,但在中原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却能灵活运用、博采众长、不拘泥于法式细节。青龙洞古建筑群在整体上显然打破了严格对称的局面,一切从自然山势出发,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采取了对称与不对称并用的手法,以山回路转的十条踏步连接各个单体建筑,整个群落以活泼、通脱见长。由于青龙洞出现在中原文化、边疆文化交汇的镇远城,不同宗教、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建筑风貌,在这里都有充分的体现。从建筑手法上看,青龙洞的特色是将宗教、民居以及商业建筑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反映了代表中原文化的建筑形制,也反映了代表边疆文化的少民族传统建筑形制。如果按中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标准来看,中和山的名气在中国应该有一席之地。在这块小小的山壁上,曾经供奉过从玉皇大帝、释迦牟尼到朱熹以及财神爷、杜康等等几十位神仙和宗法大师。这么多的神仙长期杂居一处,这种现象在宗教史上并不是很多见。佛教是公元前年左右传入中国,先后曾遭到道教与儒家多次的抵抗与排斥,直到七世纪的唐代还有三教论坛,各教派之间互争高下。公元十世纪的宋代以后,道佛士三教合一,教派之争才逐渐平息下来。镇远的汉文化历史较短,接受和奉行的就是这种三教合一的思想,而中和山上的古建筑群更是形象的体现了这种思想。我们远远望去,这些殿阁楼宇与溶洞古木融为一体,犹如一面巨大的画卷,悬挂在舞阳河畔,青龙洞古建筑群不仅是园林建筑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万花筒。欢迎同学们留言,说说这个小镇的景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