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这里,你的一分钟属于我,我只想让你留下来,看看世界,解解风情。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甘肃庆阳镇原县的王符,希望能给大家一份欢乐在如今的镇原县的北山上还耸立着王符的雕像,观其行体,得知其气节,观其行事,可谓是造福一方,如今的镇原也是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前去拜访一次!西汉时百姓之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得黄金百亮,不如季布一诺。这句话甚至衍生出了一个成语——一诺千金。而在东汉,也传着着一句与之相像的话: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缝掖,为缝掖之衣,指儒者。这句话出自后汉书,意思是与一位儒者相见,胜过见一位有着两千石俸禄的官员。此句中的儒者就是东汉时期的大儒王符,他出生于约85年,表字为字节信,是汉族人,今甘肃镇原人。东汉著名学者。王符出生不高,是庶出之子,在家乡受歧视,也没有没有外祖家的扶持。他不愿意和俗人一起碌碌无为,在官场上也不愿意左右逢源阿谀奉承,以至于备受打压,于是愤而辞官。与他交往的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就比如发明了地动仪的张衡就与他时常往来。王符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论家,他著书《潜夫论》,批评当时迷信卜巫、交际势利等社会不良风气。他总结三代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以此立论,批评东汉后期政治弊端,是非明确。还是一位文学家,他主张文章以载“教训”,要遵从道义。批评当时学者写文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的华美而没有内涵。他认为诗赋应该赞颂美好,批判丑恶。王符一生隐居著书,崇俭戒奢、讥评时政得失,他的著作《潜夫论》更是一篇批判当世的名著。总之,纵观当下的镇原县,,从居住的人们来看,各个身上具备真善美的特质,镇原的书法文化气息浓厚,适合各类学子前往学习.一方水土,一方人,镇原这个地方流淌的不仅仅是王符的精气神,更有祖祖辈辈的镇原人,镇原魂!王符学识渊博,一生为国为民,死后在文庙建有专祠奉祀。镇原县北山为王符隐居的地方,山上有王符手植柏和王符读书台。为了纪念王符,这座山取名潜夫山。这些都成为镇原县供人凭吊哲人的古迹胜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