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们明天要来20多个人,麻烦你预留十多间房间出来。”11月25日,在罗甸上隆寓农山谷旅游风景区内,贵州黔腊坊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中文,接二连三接到订房电话。他乐呵呵地说,现在“暖冬”罗甸阳光明媚,前来寓农山谷游玩的人有增无减,忙的时候一天游客接待量能达上千人次。位于北纬25°的罗甸,年日照时长约个小时,年均气温19.6℃。在冬季省内其他地方寒风凛冽的时候,素有“贵州小三亚”之称罗甸却阳光明媚。这些年,黄中文依托罗甸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好暖冬旅游,吸引不少外地人来他这“过冬”。清晨晨雾渐散,阳光穿过云层洒落在罗甸逢亭镇上隆村下,罗甸寓农山谷景区呈现眼前。金柚挂满枝头,民族文化风俗体验区、茶山种植观光区次第排开。黄中文漫步景区之中,一段关于他和寓农山谷旅游风景区故事徐徐展开。“我想要品尝到有家乡味的腊肉。”年,离乡多年的黄中文与父亲黄超一起带着所有积蓄,回乡发展起了山地特色立体循环养殖。看似冲动之举,其实父子俩盘算了很久:一方面,上隆茶果场是一家拥有60年历史的农垦企业,现有果园已经初具规模。另一方面,多年在外从事管理、销售工作,运营经验比较丰富。当年,父子俩成立贵州黔腊坊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与黔南州上隆茶果场开展合作,在立足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现有果园将养殖、种植、农家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猪-沼-果-青饲料以及肉蛋制品-农家乐-沼-果的双循环发展模式,养殖土鸡2万多羽、黑毛猪多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父子俩的精心经营下,果园内的柚子树从刚开始的40多公分,长到如今能支撑起柚子的大树。林下放养的土鸡与用黑毛猪熏制而成的腊肉,也征服了一批批食客的味蕾。公司名气越来越来大,慕名前来游客越来越多,随之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逐渐显露出来。“游客来之后品尝完腊肉和采摘柚子就没有其他娱乐项目,有时候远处的游客想住下来多玩几天也没的办法。”面对经营过程中的重重困难,父子俩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破局:“不能只拴住客人的胃,还要留住客人的心,才能拉长消费链条。”年,为了留住客人,他们依托上隆茶果场为景观,在公司上隆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内,兴建精品民宿住宿区、溶洞烧烤休闲区、农特产品生产区、民族文化风俗体验区等8大娱乐休闲区,打造集吃、购、游、娱等于一体的农旅基地,做活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大文章。同时,作为新时代年轻人的黄中文动起互联网脑筋,他从风土人情上做文章,社交平台上寻求突破。“拍摄山庄四季风光、农家美食和当地风俗习惯,以图文、视频形式,定期推送至朋友圈、微博等。”黄中文介绍,寓农山谷通过这种方式,吸引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打卡。周末专程过来的冯女士一家,一到景区把行李放进房间后,便来到柚子林享受边采摘柚子,边林下捡鸡蛋的快乐。“大半天玩下来,我们车子后备箱塞满了柚子、荷叶粑、土鸡蛋等‘战利品’。”冯女士笑着对记者说,这里不仅风景优美,体验感更强,不虚此行,过段时间还要带着家人来。公司农旅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也让乡亲分到了一杯羹。公司通过设立农特产品展销区、电商平台等,统一收购村民的农特产品、帮助销售,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目前,已带动20余户农户参与种养殖项目的共同发展,同时接纳56位农户长期就业,带动周边农户就业1余人次,带动地方农户建设性创收余万元。“外出打工吃住花销大,在家每月稳定收入多元,还能照顾孩子,小日子舒坦着呢!”正在一旁为游客炒柴火鸡的谯牙妹说。目前,公司的农旅基地现种植水果红心柚、血橙、脐橙5万余株,水果丰产后年产量1吨以上,年出栏无公害生态土鸡6至8万羽,现已初步形成农旅、康养综合体布局。年均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营业额达余万元。“下一步在景区旅游产业化发展再添新动能,发展布依族苗族文化园,打造康养旅居养生品牌,继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提升景区服务质量,让越来越多的游客留下来过夜。”着眼长远,黄中文萌生大想法。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维维
编辑杨鸿新
编审张发扬莫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