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朱恩军,今年47岁,家住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都坪镇地花村寨光屯组。我家一共7口人,因长女患有一级肢体和一级大脑残疾,两个小女儿还在读书,还有一位尚在襁褓中的孙子,家中贫困程度较深,主要劳动力就是我们夫妇俩,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的积极帮扶下,我找出路、寻发展,按照半年农业半年商的模式,不等不靠,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年,我在宁波打工的时候,结识了工友吴林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趁着休息日外出闲逛的时候,与吴林国来到一片西瓜地,看到西瓜地里有人在种西瓜,好奇心驱使我去问个究竟。这一去,就为我后来回乡种瓜埋下了伏笔。我也想学学怎么种西瓜,恰好吴林国的老丈人就是种大棚西瓜的师傅,于是每到周末,我就去帮着吴林国的老丈人干活,平地、下苗、施肥……春来夏往、严寒酷暑,从年开始到年,几乎每个周末都去,三年的学徒时光,我终于掌握了种植西瓜的技术要领。年我回乡准备种植心心念念的西瓜,可是家人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恰好此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吴朝晖到寨上查看杂稻制种的情况,我就向吴主任征求意见。吴朝晖鼓励我,回乡创业要结合都坪的实际,如果要发展产业可以到周边取取经。于是吴朝晖带着我去过两次青溪镇拜师学艺。年的正月,我又去了青溪镇,这一去就彻底坚定了我要种植西瓜的信心。说服家人、说干就干,我在寨光屯周边找到一片比较平整的土地,租了9亩地,以每亩地元/年的价格支付给地主。整地、施肥、铺水管、铺地膜、搭架……一切的准备工作都由我们夫妻二人操持着。为了节约开支,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精打细算,终于在投入3万元后,一个个大棚建立起来了。在大棚建立起来后,我到丹寨购入西瓜苗,开始了自己的西瓜事业。由于刚开始不太熟悉西瓜苗的习性,光照、土壤、气候等都把握不到位,很多苗都死了,结的瓜也不大不甜。吃过几次亏后,我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种植方法,我的西瓜才慢慢步入正轨。年我的瓜收益7万多,去年也稳赚了一笔。现在对于我来说,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家门口就能有养家糊口、致富带头,我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尽管辛苦,但很值得。此外,我还收售水稻,每年从周边农户那里收来水稻出售到农田、岑巩等地,一转手就有7万多的收入,并且还经营着碳生意,冬天快来了,我准备备足碳,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冬天。算一算,这个冬天我又将有4万多的收入。 半年农业半年商,生活富足奔小康就是我们一家真实的写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徐伟整理
编辑施昱凌
编审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