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剑,年1月起任贵州省镇远县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几年的扶贫经历,我已成为了贫困户的亲人朋友,我惦记着他们,他们也牵挂着我。在他们一声声亲切的挽留和问候声中,扶贫路上的艰辛都变成了沁人心脾的甘甜。
走访入户看望贫困户
“年初你帮我家联系买的猪崽,现在都已经长成大肥猪了,准备卖一头,留一头来过年,到时一定要来我家吃庖汤呀。”徐新祥笑嘻嘻地说到。 徐新祥是阳镇岔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4口人,徐新祥中度残疾、他的两个子女都是二级残疾,妻子彭发因小时候发高烧患了脑膜炎,导致智力下降,在家务农,一家生活十分清贫。 最初到他家,家里一贫如洗、家徒四壁,房屋破旧不堪,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依然在家玩着竹条、木棍,家里种着几分田地,收入甚少。我帮扶的贫困户共9户,其中3人一级残疾、3人二级残疾、2人不愿鉴定实际属于中度残疾。看着他们,我的心情十分沉重,喉咙仿佛有千万根针扎一样难受。
为贫困户交合医
如何让这些家庭脱贫、如何让户贫困户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了我日思夜想的问题,我知道,这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群众住得放心、舒心,作为干部的我们也才能安心。为帮助无能力自行改造房屋的群众解决住房问题,我带领施工班组逐户走访研判,制定施工方案。在偏远的苦李村,我同施工班组在施工现场一起待了四个晚上,几乎每天凌晨3点半才回家,第二天继续开展其他工作,四个夜晚加起来休息还不到15个小时。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我的督促下,自年以来,全镇完成危房改造户,老旧住房通风透雨整治户,顺利实现了住房安全保障指标。 “危改资金前两天我已经收到了,谢谢你呀,张镇长,我家住得高,这风也大,现在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危房改造后,之前坏的地方现在都结实得很呐。”年,徐新祥家实施完危房改造后的,房子焕然一新,也总是跟我念扶贫政策的好。
深入产业基地查看情况
群众的一言一语,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是要想让留下来的群众过上好日子、让外出的群众留下来,搞好产业发展迫在眉睫。 烤烟是阳镇的主导产业之一,要在搞好烤烟产业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一村一品”。为此,我多次带队到外县考察,结合阳镇地理气候、生产习惯等条件,在魏家屯村选定了狼尾草产业、在黄桑田村选定蔬菜种植产业、在米以上林地通过土地流转和群众入股方式进行天麻种植、米以下林地大力发展林下养鸡、放养山猪、中药材等林下种养殖产业……
产业落地,群众笑开颜
为加快推进项目用地协调工作,盛夏,我白天和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做群众思想动员工作,晚上回家还要照顾刚生产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苦心人天不负,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建设,在魏家屯村建成了亩狼尾草种植基地,并修建了平米的厂房及1平米的养殖场。期间,带动了魏家屯村及周边村寨的的群众就业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次,户均增收1元。 “现在每年都能按时收到入股分红资金,我还成为了村里的护林员,每年光这两样,收入都上万了呐,除此之外,我家还有了低保,自己又发展种养殖业,两个孩子还有老师送教上门,现在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徐新祥乐呵呵地说。
种植狼尾草
看着群众脸上的笑容,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产业做好得更要卖得好,才能实实在在让群众得实惠。我积极组织对接省内外公司,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抓产销对接、强利益联结、旺林下经济及坝区产业,真正做强绿色产业。 在全镇干部夜以继日地奋战下,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各村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镇形成了花椒、中药材、精品水果、烤烟、狼尾草、蔬菜等产业发展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好局面,全镇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农闲变得“忙起来”了,群众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不负组织重托,继续立足于岗位踏踏实实做好群众的每件事,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
通讯员 罗艳何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徐伟
编辑王小婷
编审王璐瑶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