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贵州千年古镇镇远,欣赏最美夜景。
镇远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
今夜,我们在这古镇欣赏美丽的夜景。灯光装点下的河畔建筑与水中的倒影勾勒出一幅完美的图画,夜色中流连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喧嚣繁杂而又充满活力。河中桥上的古塔在夜色中配合变幻无穷的彩光美轮美奂。在夜幕下柔和的灯光里,老伙伴们们边走边观望,被这美丽的夜景所吸引,惊呼:太美了!
镇远具有两千多年历史,舞阳河穿城而过,养育了这座城古镇,也形成了今天古城最优美的夜景。傍晚时分,河两边的商铺渐渐的亮起了灯光,舞阳河夜景也渐渐开始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镇远景区以高峡平湖、瀑泉飞流、喀斯特为主体;山色水韵风光迷人。“破镜重圆”半含水中半露峥嵘;鸳鸯夫妻结对戏水,情深意浓;奇妙的三叠水、珠落玉盘直泻深潭;喊泉神灵有喊必应,呼之水出、止呼水隐;石峰神形如“孔雀开屏”、形态逼真;“大圣师徒”前往探幽,忙里偷闲,整个景区一湾一画,一步一景,令人流连忘返。
神秘的下舞阳,不是天堂胜似天堂。鲜明的个性特征之所撼动人心,主要在于下舞阳具有长江三峡之雄;蜀地峨眉山之秀;桂林漓江之美;阳朔胜景之幽而名冠天下。
凡游览过下舞阳的客人,无不恭维赞誉其幽谷、山色、水景为天下绝色、叹为观止。清代爱国将领林则徐曾在此留下著名诗章:”两山夹溪溪水恶,一经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破。”
镇远古镇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长江水系上游和贵州东南部,处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镇远古镇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有雄伟奇特、蜚声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余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俱高。
其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古城垣建有战神庙、城墙烽火台、堡屯、炮台等军事体系堡垒,镇远古镇是“山雄水美”之地。
古镇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风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名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其中“歪门邪道”是镇远的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之处。
古城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石牌坊巷、仁寿巷、冲子巷、米码头巷、紫宝阁巷、陈家井巷。这些交叉衔连、互相达通的巷子,组成了镇远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脉。古井遍布全程、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的形如猪槽,有清澈见地的自然浅井,也有深达余丈的吊井。较有名的四方井、猪槽井、琵琶井、陈家井、园觉井、南门沟味井等。古井春夏秋冬盛泽不涸。
镇远的民居建筑中最绝的就是“歪门邪道”了。凡开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决不与大厅正对,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即所谓“邪”(斜)道。
老住户们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又能“财不露白”。古城是一个完全由名胜古迹集成的“传统文化迷宫”。
镇远古城是一个多元化融合的古城,汉民族与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粤文化、土著文化与城外文化的融汇,使镇远成为多民族、多宗教、多社会的博物馆,被专家称为“世界文化保护圈”。
镇远与小桥流水的江南古镇不同,这里可谓是“山雄水美”。这山自然少不得“石屏山”,这水当然离不开“舞阳河”水。古镇并不大,假如用脚步去丈量它,也只是花几个小时便可逛完。宁静的小巷,清碧的江水,行色悠然的游人,自然地构成一幅水墨如仙的画面。
一座美成山水画的清新古城,因为水路发达,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成为了商贸重镇,还曾是湘黔主要通道,不过后来因为水运业的没落,交通地位也慢慢下降,渐渐就像众多古镇一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也慢慢被人遗忘。但如今这里的风景,特别是美丽的夜景却是很值得一看的。
年9月6日(原创)
作者舒克,江西南昌市人,美容医师,性格开朗,爱好旅游,喜欢用文字和图片记录生活,有多篇作品在网络平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