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秉筚路蓝缕创新业只争朝夕奔小康天眼新

c#.net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93.html
c#.net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93.html

进攻鹅翅膀解放县城

历史回顾

年11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从湖南进入贵州,分路迅速挺进。

11月8日,人民解放军第5兵团16军46师攻占镇远后,所部团2营奉命于是日下午冒雨到达镇雄关,布置攻袭鹅翅膀的诸项事宜。当天刚擦黑,白天就迂回到镇雄关北侧的该营5连,由连长任富月带领下山插向敌后。行至跳水河碾房,得一位老农民领路,走秘径搭起人梯攀越手爬岩,成功袭取距离鹅翅膀1.5公里的刘家庄临近哨所,随即整个进攻鹅翅膀的战斗打响。

11月9日晨,国民党驻防施秉县城的守军在布置炸毁施秉大桥的事宜后遂弃城而逃。下午2时,人民解放军顺利解放施秉县城。

由于长期受生产资料、交通闭塞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生产力低下,那时的施秉县经济发展是“一穷二白”,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业衰败,粮油、旅栈、杂货、饮食等百业不兴。与其说是“城”,倒不如说是一个乡村,十字街东南向的街道两边都是破旧不堪的百年木草屋,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低下,解放时的财政年总收入折合人民币仅有20余万元。

年的县城一角。 刘黔华 提供

70年奋发图强

发展成就

70年来,地处黔东南州西北部的施秉县,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和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以砥砺奋进、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一路披荆斩棘,从无到有,从穷乡僻壤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从低矮茅草房到高楼拔地而起,从交通闭塞到出行道路四通八达,从贫穷落后到同步小康,书写了壮阔辉煌的壮丽篇章。

今日施秉。 孙超 摄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施秉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县尽锐出战、发起总攻,取得决战脱贫攻坚的根本性胜利,在年4月,退出贫困县行列。 

经济发展显著。施秉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农业经济整体向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年生产总值完成39.75亿元,比上年增长7.4%;财政总收入完成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万元;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亿元,比上年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9.67亿元,比上年增长7.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预计完成83.62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完成元、元,同比增长9.3%和10.2%。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施秉县城区实施“垃圾不落地”的城市管理模式,打造“国际慢城”式特色旅游小镇新城,“管好一座城,改变一县人”,使得城市的“颜值”“气质”不断提升,连续3年获得“全省文明县城”称号。如今的施秉县城,映入眼帘的是碧瓦飞檐、红木雕栏;河滨两岸,宽阔、平整又有民族特色的木质休闲观光栈道沿河而建,栈道旁水车矗立,人文景致与自然环境更加协调;俯瞰施秉县城,三江汇流波光粼粼,两岸城市生机勃勃,城市建设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施秉县城一隅

旅游业蓬勃发展。施秉县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天文条件,形成了山岳风景、水域风景和天象风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白云岩喀斯特发育完备的佛、道教圣地云台山,有风光迤逦的岩溶景观 阳河,有山清水秀的杉木河,有红六军团长征战斗遗址黑冲等旅游胜地。

施秉县城阳河上的端午龙舟赛。奉力 摄

年,“ 阳河风景名胜区”进入国务院批复的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行列。

年,杉木河首漂成功,施秉旅游业发展进入新时期。围绕杉木河漂流,施秉提出打造“中国漂城”品牌,建设国际专业化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年,多哈第38届世界自然遗产联盟大会把以云台山为核心区的白云岩喀斯特为代表的“施秉喀斯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云台山成为黔东南州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年,黔东南州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施秉成功举办,施秉旅游业进一步井喷式发展,当年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2亿元。

年前三季度,施秉县旅游业取得可喜成绩,全县累计接待游客.54万人次,同比增长11.55%;实现旅游总收入40.22亿元,同比增长15.03%。

特色产业引领发展。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在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中,施秉县牢牢把握“八要素”,结合县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创新经营方式,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太子参从试种几十亩发展到现在常年稳定在7万亩以上,目前施秉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主产地,并获得太子参地理标识GPA认证,施秉县也因此被冠上“西南药城”美誉。

年,施秉县有1.65万户5.78万人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8.8万亩,辐射带动黄平、余庆、石阡、瓮安、福泉等周边地区中药材种植面积20余万亩,促进了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形成以施秉县牛大场镇为核心的太子参产区。

下一步,施秉县将依托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基础,整合县域资源,实施“施秉太子参”“施秉头花蓼”地理标志产品申报认证工作。推进使用“施秉太子参”“施秉头花蓼”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对中药材初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使用统一品牌对外销售,进一步培育“施秉太子参”成为驰名商标,着力打造“中国太子参之乡”品牌。

此外,施秉县还因地制宜发展“短平快”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着力实行“水稻+鱼+蔬菜”“蔬菜+食用菌+花卉+精品水果”等一年多季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把全县建成具有特色的蔬菜生产基地。同时,利用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将林下虫草鸡、林下中药材、林下养蜂、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产业做大做强,向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阔步迈进。

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稳步推进。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资助政策,落实教育资助政策资金万元,惠及学生人次,义务教育阶段无学生因贫辍学;落实学生(儿童)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万元,惠及学生人次,实现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全面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参合资助率%、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经转诊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实补比达90%以上,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便民服务措施。

脱贫奔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施秉县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全面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成效显著。

“中国最美村镇”——望城。 奉力 摄

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攻坚克难、奋发图强,完成建设通村公路.2公里、“组组通”.3公里;完成饮水项目89个,自来水普及率达到%;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户,老旧房透风漏雨专项整治户,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目前,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户人,5个贫困乡镇已全部实现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4.95%下降到1.79%,成功撕掉贫困标签,顺利退出贫困县行列。

向天祥杨胜华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陈化勇

编审向天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