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生苗简史上

所谓“生苗”,只是历史长河中某一个阶段的称呼而已,与“熟苗”相对,并不具备长期的历史意义,但本文为了说明中央王朝对不受其支配的贵州苗族开展军事征伐及起义反抗其封建统治的历史进程,故使用了这个历史词汇,虽然“生苗”在历史上与已归化“熟苗”相区别,但本质上“生苗”也是苗族的一部分。读者应该鉴别。

文/老荷

古时部分苗族选择独立自主,以村寨鼓社为单位,有族属无君长,无论对外还是对内,普通苗民群众不著户籍、不纳贡、不输赋、不捐税、不服徭役、不相统属的自治社会。自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其中留守夜郎的楚人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化为苗族先民,杂居在“西南夷”储族之中。

元鼎六年(公元前年)汉武帝大举开辟西南夷,平定且兰、夜郎等,“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平西南夷,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自汉朝开辟西南夷起,西南夷储族纳入版图,苗族先民于黔再无国邦“大江南北之平地巢穴於是盡失”。汉武帝后期穷兵黩武,从而激发西南夷对中原王朝封建统治的强烈反抗意识,汉武帝死后,西南夷储族皆反,《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亦载:“孝昭始元元年,益州廉头、姑缯民反,杀长吏,牂柯、谈指、同并等二十四邑,凡三万余人皆反。”随后派遣水衡都尉吕辟胡率领蜀郡、犍为郡的汉军镇压起义攻破牂牁,平定起义后,西南夷储族其中包括苗族先民只得退守各地山区“乃竄入嶺南一帶之深山窮谷”。

王莽新朝时期,改汉制,贬句町王以为侯,句町王率先反乱,随后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西南夷储族响应起义,一时“三边夷尽反”,平蛮将军冯茂率军作战三年,士兵和军官阵亡十之六七,后来王莽不甘心,继续加派士兵也未能平定起义,《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亦载:“转兵谷卒徒十余万击之,吏士饥疫,连年不能克而还。”,双方持续至王莽新朝灭亡而终,旷日持久的战争更进一步的激发苗族先民的对抗意识,此后苗民反封建统治斗争与各朝国祚相始终不再归附。

东汉时期,苗族先民五溪蛮反汉起义始终不止,东汉大将武威将军刘尚、伏波将军马援曾先后折损此地而弃五溪,元初五年(),四川西昌一带少数民族首领封离等起义,次年朝廷军队前往镇压过程中,因一路滥杀无辜蛮民,引发贵州、云南、四川西南夷储族相续动荡,参加聚义的民族多达36种,各地聚义人数十余万,攻破二十余县,杀地方长吏,剽掠百姓,焚烧邑郭,以致百姓骸骨委积,千里无人。

章武初,郡无太守,值诸郡叛乱不止,延熙十一年(年),贵州东北部及重庆东南部的苗族先民杀都尉反蜀聚义,蜀将邓芝率军前往镇压,虽斩其起义首领而平定此次起义,但仍未能灭其反抗之心,东晋永嘉之后北方正处五胡十六国的乱世时代,无暇估计西南蛮民,此地随后也没入蛮夷之中。

隋唐时期,苗族先民散居于群山之中,与朝廷军队顽抗负隅,韦建《黔州刺史薛舒祥道理》云:“言语之所不通,抚柔之化风靡”,黔中道的治所黔州亦是“杂居溪洞,多是蛮獠,其性犷悍,其风淫祀,礼法之道,国不知之”。唐朝中后期,贵州苗族从西南夷的混称中脱离了出来,逐渐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称谓,自貴黔諸苗於漢屬西南夷,后世苗族乃日漸繁,清魏源《圣武记》有观于西南夷者亦载:曷谓苗?曷谓蛮?魏源曰:“无君长,不相统属之谓苗(生苗)”,各长其部,割据一方之谓蛮。

唐末五代时期,军阀割据,相互攻伐,溪洞蛮獠,自唐末之乱不供王赋,颇恣侵掠,为居民患,到宋代以后由于蛮界“盘瓠遗种”苗族长期的不服统治,被中原王朝称其为“世为边寇”,派遣朝廷军队前往征伐,“讨之则负固自守,事久则劳人烦费”,导致朝廷军队往往无功而返,便对其制定下“款附则受而不逆,反叛则弃而不追”的政策,朝廷对于这一无法管理的蛮界群体,即谓之“生苗”,明郭子章《黔记》亦载:“不与是籍者为生苗”,而反之近者、在籍者的苗族称之为“熟苗”。总而言之,生苗只是因种种原因,不接受朝廷王化而区分的苗民,实际上都是苗族,本质上是没有不同的。

贵州苗族示意图

-------------------------------------------------------------------------------------------------------------------

注:下文苗疆方位不以古今行政区域划分,而以贵州地理方位区分。

明代黔中生苗主要分布示意图

黔中部地区,大部分位于今贵阳市,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苗岭横延至市境内,贵阳大部在隋初属庸、牂、费三州,大业末入于蛮,唐后大部分时间为羁縻州,元时设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于“顺元城”,黔中苗族也对称为“平伐苗蛮”、“八番苗蛮”、“紫江苗蛮”等。

至元二十年(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四川行省参政曲里吉思等率军征苗,"讨平九溪十八洞,以其酋长赴阙,定其地立州县,听顺元府宣慰司节制”,至元二十七年(年),贵州苗蛮三千馀人聚众起义攻入顺元城,杀伤官吏,其众遂盛,元朝廷派遣湖广官兵镇压之;

大德二年(年),八番桑栝苗民王二王聚众起义反抗元廷在黔中的统治;至大三年(年),紫江乘西苗阿马再次起义反元;元朝廷在黔中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企图“以土制苗”的统治策略始终并牢固。明朝建立以后,改变过去未能实控的统治方式,在黔中地区实行卫所弹压及土司“以夷制夷”的统治方式,在黔中决心大规模武力开辟苗疆以征服黔中生苗,以达到稳固统治和加强皇权的目的,从明洪武五年()到天顺三年(),在黔中生苗界延边建筑碉堡、营哨,以步步为营逐步开辟的方式经过八十七年的努力,最终通过“东苗之战”,成功开辟这片苗岭生界。

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年),贵州镇守太监阮让言:“东苗为贵州诸苗之首,负固据险,僭号称王,逼胁他种,东苗平则诸苗服。”,明朝天顺年间,东苗在诸苗之中地广势众,东到平越(今福泉)、麻哈(今麻江),南到金筑司以南(长顺),西止于威清卫以西(清镇),北至修文息烽,居中于贵筑,所在地均为黔中养马草场,如高坡云顶草原、养龙坑草场、金筑养马场、龙里草原等。

据《英宗天顺实录》天顺二年(年)七月,镇守湖广、贵州太监阮让等奏载道:“东苗惯于马战,而我军步多骑少,”,东苗善于马战而且骑兵也多余贵州明军官兵,在古代骑兵是古代各国一大兵种,在冲锋破阵、追击肃敌还是远程奔袭上都有着比步兵优越的机动性和威力,由此可见当时贵州镇守太监阮言称:“东苗为贵州诸苗之首”是言之却信的,加之贵州省会贵阳位于东苗领地的包围之中,明朝贵州官兵自认为东苗的长期存在将威胁贵州省会贵阳的安危,势必将开辟黔中生苗区。

天顺二年(年)四月,敕湖广、贵州总兵官南和侯方瑛等上奏:“东苗十三番贼首干把珠等僭称伪号,攻劫都匀等处,已敕云南、四川都司及蜀府各调原征官军来尔处听调”。明军正式开展平东苗的军事行动,调集贵州、广西、四川、湖广四省官兵及播州等土兵操练,待日征伐东苗。七月,明廷招遣湖广永顺宣慰司宜慰使彭世杰,保靖宣慰司宣慰使彭舍怕俾、贵州宣慰司宜慰使安陇富、四川播州宣慰司宣慰使杨辉、四川酉阳宣抚司宜抚冉庭甫、金事冉庭章、贵州金筑安抚司舍人金洳等土官派土兵受方瑛听调节制,参与明军围剿东苗。东苗首领干把珠等人为求生存只得被迫率龙里,新添(今贵定)、八番(今惠水)、平越(今福泉)等地苗族群众自卫反击,攻劫都匀、新添、龙里等卫所屯堡。

天顺三年(年)四月,南和伯方瑛与都御史白圭商议,欲征东苗需剪除与东苗同盟的周边苗族支系,明军兵分四路,一路由方瑛率明军兵进攻青崖处苗军,二路由右副总兵都督李贵率明军兵进攻牛皮箐苗军,三路由右参将都督刘玉率明军进攻谷种,四路由左参将都督李震率兵进鬼山,攻克水车坝等一百四十七寨后,斩杀七百五十六人,俘虏九百余人。后又合兵方瑛处进攻青岩及高坡石门山,明军利用人数优势将高坡石门山包围,攻克摆伤等三十九寨,斩杀三百十一人,俘虏二百七十人,此战后明军仍旧穷追不舍,分兵四路进攻董农、竹盖及甲底等寨,一路破下羡塘及金配、江瓮、摆省等四百三十七寨,俘虏及斩首参与群众五千二百余人。

干把珠率骑兵突围后,只得退据六美山,翁受河等处,干把珠以为六美山有天险可挡,有翁受河河水可阻,却不知此举等于放弃了苗部骑兵的机动优势,退据六美山犹如困兽犹斗,明军遂檄各路会兵进剿,俘虏干把珠及部属群众六百二十人,斩杀四千七百九十人,俘虏妇五千五百余人,并将干把珠押送北京杀害。七月,明军继续扫荡余下义军,再次攻克二百四十四寨,斩杀二千三百六十七人,俘虏义军首领张成等四百六十三人及余义军家属五百余人。

东苗之役平定之后,明军持续赶苗拓业开辟大片生苗界,并于七年后明成化十二年(年)设置程番府,管辖黔中地区今贵阳花溪、惠水、广顺、贵定、龙里等地,几乎覆盖原东苗所有领地。

在其后的一百五十年里,黔中生苗主要盘踞于黔中地区边缘的高山峻岭之中,与明朝廷官兵时有冲突,但以各哨所自卫为主,贵阳首府此时无暇顾及周边生苗界,但日积月累的矛盾终究还是得以一战的方式解决。

天启二年(年)二月,水西宣慰司同知安邦彦响应永宁土官奢崇明反明,黔中周边生苗纷纷响应,洪边土司宋万化邀纠苗族、布依族九股,攻据龙里,与安邦彦亲自统领的水西兵及安顺、平坝的蔡家、龙家、苗族、仲家(布依族)等数万人,围攻贵阳,沿山札营,四面伏路把截,以断城中出入,尽掘环城坟墓,城中户十万,围困三百日,仅存者千余人。

天启三年(年)正月,贵州巡抚王三善大败于陆广河,周边苗族、布依族复起响应水西军,攻克龙里至贵阳府一带,官兵尸横四十余里。夏,宋万化派遣开阳洪边苗族、布依族为左翼,吴楚汉结八姑荡、平八庄之修文、息烽一带的苗族、布依族为右翼,安邦彦亲自统领的水西兵再次进攻贵阳,王三善遣兵三路御之,王三善急派遣游击祁继祖等夺取龙里,王建中、刘志敏救青岩,游击祁继祖荡平燔上、中、下三牌一百五十寨,王三善又趁夜色派遣王建中、祁继祖击败吴楚汉八姑荡,燔庄砦二百余寨,吴楚汉战亡、宋万化被擒杀,破生苗寨二百余,焚其积聚数万,战后,贵州巡抚朱燮元,见山谷之悉数苗仲,招抚流亡百姓广开土地,招募勇武之人加以弹压节制,终明一朝的经略下,最终完成在黔中地区的苗疆开辟。

清朝顺治十六年(年)设立了贵州巡抚驻贵阳军民府,康熙五年(年)移云贵总督驻贵阳,加强对黔中地区的统治,乾隆六年(年),贵阳府原额人丁人,其中八番苗仲人,《贵州通志》记载:黔“苗仲十居六、七”,而后,贵作为省会,五方杂处,庐舍栉比,人烟稠密,各大通衢肩摩踵接,向有十万人家之称,随着外来客民的增长,客民豪强私占苗田,如有纠纷官府偏袒客民,加之横征苛捐厘金加剧土客冲突。

咸丰五年(年),黔中苗族领袖潘名杰、潘名德兄弟在麻哈州坝芒率先起义,黄平黑苗何德胜率苗、教于瓮安天文响应起义,号曰:黄号军。咸丰六年(年),配合都匀苗族义军柳天成部先取都匀。

咸丰七年(年),围攻瓮安城,次年围攻黄平旧州,击毙理知州杜琢章,潘名杰围攻贵定城,击毙把总白凤鸣。

咸丰九年(年),潘名杰占据芒坝、罢沙等地以拒官兵,清朝遣官兵镇压前往镇压均受大败,千总海应祥、牛春贵、杨应元、李育春被义军击毙,十月又攻克崇义哨、四方井、平浪、杨义司等地,何得胜乘机围攻开阳,清军不敌退却修文内。

咸丰十年(年)正月,潘名杰组织苗军出龙里,越过大小谷龙、田坝,直逼省会贵阳城,清军绕后围攻义军大本营轿顶山,潘名杰回援之,击毙千总邓得寿、把总陈指刚等,乘势力围攻贵定城和龙里城,兵锋接近今乌当等地,击毙守备戴雨先,何德胜与之相配合率苗教攻破修文城,击毙知县韩梦琦等。

咸丰十一年(年)正月,何德胜属下贾福保叛,更名贾复清,何德胜被迫清理门户后,五月,何德胜率苗教攻破瓮安县城,九月再次攻破平越城。

同治元年(年)正月,何德胜与潘名杰复夺王卡等地,二月复夺开阳,击毙副将何显仕,知州戴鹿芝兵败畏罪自杀,十月复克修文城,击毙知县白梦蟾等,十一月,何德胜、潘名杰与凯里苗族领袖岩大五,合兵围攻贵阳省城,击毙游击商肇淮、游击邹开贵等,十二月,潘名杰乘势攻克龙里城击毙知州鹤年。

同治二年(年),正月潘名杰与何德胜联营于王卡、大麻窝、岔河、巴香等地与清军展开拉锯战,五月,攻克贵定汛城,把总毛飞鹏失踪,十二月再陷龙里汛城,击毙训导林壬、知县赵起鹏等。

同治三年(年),潘名杰何得胜率苗教义军围攻贵阳省城西南,二十七日击败林自清部,攻克清镇城;二月十九日攻占广顺镇,二十一日攻取长寨厅城,二十二日,再克定番城。四月,何德胜分兵攻打清镇清军,击毙游击田庆宜、团首王三锡等,潘名杰在克龙里城,知县袁宗淳失踪。五月,潘名杰占据贵阳花溪,何德胜攻入猪场堡,再次围攻贵阳省会,扫平周边州县清军,击毙知州李维秆、都司李洪林营、守备杨朝品等清军官佐。

同治四年(年)二月,潘名杰围攻于钟岳营,击毙道员于钟岳、都司吴正邦、千总顾世荣、林朝荣等,十七日在次围攻广顺州,知州何维灯、守备杨清被击毙,并与水城、镇宁等地的苗军领袖攻占安顺大半地区。

同治五年(年)九月,潘名杰与何德胜围攻安顺府城,击毙副将叶有贵、副将倪朝荣、游击宋朝阳、都司张斗、陈冬林、守备陈玉春等。

同治六年(年),七月潘名德与平塘土著刘妹崽攻克大塘城,八月,潘名杰、何德胜再次围攻贵阳省城,九月初七,何得胜自开州返上大坪,病死于开州小轿顶山,余部内讧火拼分裂,一部分苗教由其妻黎金妹(布依族)率领,而苗军则被谭光前带走瓮安、平越一带。

同治七年(年)三月,清军乘义军内讧,围攻潘名杰龙里大本营,潘名杰部下潘三、潘满拒之。五月,清军攻陷上大坪、玉华山,随后谭光前见势率杨家林苗军降清后,增援围攻龙里大本营的清军。六月,黄号军在清军镇压下分崩离析,黎金妹率苗教降,尔围攻潘名杰部的清军一举攻下龙里大本营,义军王满廷阵亡,潘名杰转移都匀羊场坝,潘名德转移砂锅寨,十月,潘名杰在清军弹压下于都匀王都堡降清,历时十三年的黔中苗族起义终被镇压结束。

-------------------------------------------------------------------------------------------------------------------

明代黔北生苗主要分布示意图

黔北部地区,大部分位于今遵义市,境内大娄山西起毕节,东北延伸至四川,为乌江水系和赤水河的分水岭,古时属播州,唐宋以来采取“树起首长,使自镇抚”的羁縻政策,任其“蛮酋分据其地,自署为刺史”,使其招抚溪峒苗民,设置羁縻州管辖。

至元二十一年(年)设播州军民安抚司,任其招抚溪峒苗民,洪武五年(年)置播州宣慰司,领三安抚司、六长官司。其境内生苗多散布居于所辖江内外五司,以偏桥江外为四牌,江内为七牌,五司遗种及九股生苗盘据故也,其中以重安长官司最多,其地东至宜化司界,北至杨义司界各二十里,南至凯里司界十里,西至清平县界五里,隶属宋、元黄平府地,傅友德平狼洞置兴隆卫(今黄平县),朝廷下诏曰“依山带水四塞为固,缘实逼苗疆,伏莽升陵,偶或为患,桑土绸缪固未可或缓也”。嘉靖初年凯里台黎砦苗民关保举事起义,四川容山、镇远洪江诸生苗随着响应,贵州总兵石邦宪率兵镇压之。

嘉靖年间,播州容山土司的副长官土舍韩甸与正长宫士舍张问相互攻击,韩甸邀约生苗助阵,多次打败张问,期间仗着军势强盛,邀集生苗在湖广、贵州境内四处攻击官兵驿道将近二十年,嘉靖末年,明军前往讨伐韩甸时,守备叶勋、百户魏国相等人陷入生苗埋伏之中,几近全军覆没。

万历元年(年)杨应龙世袭播州宣慰使,统领播州江内江外生熟苗兵数万。万历年初,杨应龙自袭职宣慰使以来金戈铁马南征北战,获得战功无数,如万历十三年(年)邛部及雷波夷民拥众进攻成都,杨应龙奉调带领播州兵远征松潘,攻克夷民所在的牛尾栅。万历十五年(年)邛部属夷乱,播州兵首先杀进天星屯,邛部属夷大败。

万历十六年(年),杨应龙率播州兵远赴凉山美姑、普雄等地,参与明军镇压当地彝族起义,尔后进行犁庭扫穴,大肆杀虐,方圆百里无一人生还,并留下石碑记录播州战功,石碑原文:“皇明万历十六年戊子岁春三月,播州宣慰使司宣慰使骠骑将军杨,督统万兵,奉行天罚,囤营于此,俘歼贼倮,扫穴犁庭,刻石为记”。据《全边略记·卷七》:“应龙于隆庆壬申袭职,从征哈麻先登,多斩获,从征九丝,捕虏无算,从征杨柳沟,却地先登,先后赐金币”。《明史纪事本末·平杨应龙》:“隆庆六年袭职,以从征刺嘛诸番九丝、腻乃、杨柳沟等,多却敌先登,斩获无算,先后赐金币”。

万历十四年(年),杨应龙升任都指挥使,万历十五年(年),受明廷加封为骠骑将军。尔后播州武力到达巅峰,但与明廷已有“改土归流”的历史潮流主导下背道而驰,杨应龙的拥兵自重、骄纵跋扈,对于明廷来说实属心腹之患,尾大不掉之虞,不利于朝廷的统治。

万历十五年(年)杨应龙杀正室张氏及岳母,屠戮张氏其族泄愤,追杀罗氏同知讨回官印,并与五司七姓交恶,五司七姓联名上告。五司即黄平、草塘二安抚司,白泥、余庆、重安三长官司。”“七姓即田、张、袁、卢、谭、罗、吴。”历为播州下属头目。万历十七年(年)杨应龙为使明廷投鼠忌器,一面详装顺从,一面放任苗兵攻入四川、贵州、湖广的数十个屯堡与城镇,搜戮居民,奸淫掳掠,宣示播州武力。

万历十八年(年)疏论杨应龙,命川、黔两地抚臣会同勘问,历数二十四条大罪。杨应龙率播州兵出征松番、叠茂戴罪立功。万历十九年(年)贵州巡抚叶梦熊奏议朝廷:“江外五司之地改土归流,悉归重庆”。万历二十年(年)四川巡抚李尚智、巡按李化龙在会勘后,决定处刑杨应龙,并罚银二万两。杨应龙趁朝鲜战事紧急,愿率领播州苗兵出征,然而杨应龙回到播州后拒不发兵,反而大举搜查处斩播州七姓,威慑江外五司,至此朝廷与杨应龙关系恶化已决裂。万历二十一年(年)杨应龙率苗兵截杀会勘官员,四川巡抚王续光、总兵刘承嗣、参将郭成、江外五司等兵分三路数千人马征缴杨应龙,败于娄山关,横尸遍野仅少数官兵逃回。万历二十二年()川贵总督邢玠招抚杨应龙,留其子杨可栋做人质,交出娄山关主将、并罚金4万两。

万历二十三年(年)杨应龙之子杨可栋暴死狱中,杨应龙大怒道:吾子活,银即至矣,召集清水江生苗屠戮五司七姓,并大肆劫掠贵州、湖广四十八屯,沿途抢淫各省妇女不计其数,获得财富赏赐招募生苗,用以战胜攻取,所向无前,名称“硬手”,又选其中骁勇善战者,名称“老虎兵(军)”。万历二十四年(年),杨应龙屠戮余庆,掠大阡、都坝,焚劫草塘、余庆二司及兴隆、都匀各卫。又遣苗兵围剿黄平,屠杀白泥、重安等长官司,攻破偏桥卫,搜戮宋世臣宋氏族人、罗承恩罗氏族人等仇人,戮其父母,淫其妻女,剥皮抽筋,烧蛇入腹,极其残忍等手段,终将五司七姓屠戮殆尽、以解心中大恨。万历二十五年(年)遣两路苗兵,一路攻打江津及南川,临合江,烧杀抢掠,凌辱妇女,破城后将袁子升等仇人全部处以剐刑,袁子升死前痛骂杨贼而被活剐一千多刀。一路大掠贵州洪头、高坪、新村诸屯,缴获大批粮草,以便备战。

万历二十七年(年)贵州巡抚江东之命都司杨国柱、指挥李廷栋率兵围剿杨应龙,杨应龙派杨朝栋、杨兆龙及何汉良,布阵飞练堡,苗兵佯败引诱官兵至天邦屯全歼官兵,俘虏杨国柱、李廷栋,杨国柱、李廷栋不服痛骂杨酋随即斩首,阵亡官兵枯骨遍野流血成渊,定数三千实数二万有余。是年,綦江参将房嘉宠寻衅滥杀播民三十多人,杨应龙怒道:“如今朝廷不容我,只有舍命出綦江,拼着做”,遣数万苗兵分三路北上四川,杨应龙亲率一路苗兵血洗綦江,全歼官兵五千后下令屠城投尸蔽江下水为赤,投入江中的尸体连江水都染成红色,屠戮綦江方圆五十里内不见一人。

万历二十八年(年)明廷罢江东之,以郭子章代之。命前都御史李化龙兼兵部侍郎,集四川、贵州、湖广八省军力,并调刘綎、麻贵、陈璘、董一元等率军出征,兵分八路每路三万,土兵七成官兵三成约二十四万,征讨杨应龙。正月,杨应龙率苗兵屠戮龙泉,土司安民志、史目刘玉鸾为首的土司官兵惨遭全歼,三月,贵州总兵童元镇、参将杨显率三万贵州兵马于乌江河口渡惨遭突袭,几乎全军覆没。然而苗兵虽勇但仍不敌明廷二十四万八路大军波涛汹涌般的围剿,是年六月,在各省八路大军的围困下,杨应龙于海龙囤自杀身死,明军于此犁庭扫穴,杨播势力被诛斩首两万二千六百有余,其余土民溃散逃亡十不存一二。播州之役历时一佰零四天,明廷共计花费耗银约二百余万两,播州之役平定后,随即改土归流,其地分为为遵义、平越二府,分属四川、贵州。

播州改土归流后,在万历二十九年()至清雍正六年(),遵义府隶属于四川省,雍正五年(年),将四川遵义府改属贵州省。清朝取代明朝后,封建统治依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康熙三年()二月,仁怀李博里苗族首领大安洋和仁怀苗坝苗族首领小安洋,起义反清,吴三桂率两镇清军两万余人前往镇压,义军寡不敌众,旋即失败。

咸丰四年(年),桐梓县杨龙喜(又名杨凤)和遵义县舒光富(又称舒犬、舒裁缝)合谋反清起义,苗民陈寿、李时荣号召黔北苗族亦纷起响应,参与起义,陈寿称“小霸王”,李时荣称“七王”。各聚苗众,以青布裹头,旗亦尚青,是为青号军之始,八月初,义军占据桐梓、仁怀,击毙知县容保泰、把总王明安,建政权立号为“江汉元年”,随后分兵攻克娄山关,逼进遵义府城,合攻黔西、绥阳、正安等地,云贵总督罗绕典率兵镇压中,跌落马下,暴毙而亡。咸丰五年(年)正月,清军反扑夺取桐梓、仁怀义军根据地,义军被迫转移,一部分进入大定、平远、黔西黔西北等地,平远知州周夔追击下,三月出郎岱。一分部往石阡、都匀、麻哈转移,三月,杨龙喜在清军围追下,杨龙喜受伤自刎,四月,舒光富率部返回遵义时,不幸被捕遇害。

虽然此次起义虽断,但为后续黔北苗汉号军起义打下革命的基础,前后多支号军相互响应反清起义。

-------------------------------------------------------------------------------------------------------------------

明代黔西北生苗主要分布示意图

黔西北部地区,大部分位于今毕节市,为乌蒙山腹地,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东汉末年,益州夷帅济火相助诸葛亮刊山通道,擒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世有其地,《炎徼纪闻·卷三》亦载:“唐阿珮、宋普贵、元阿画,皆以历代开国时纳土袭爵,居水西,号大鬼主。霭翠仕元四川行省左丞兼顺元宣慰使。洪武四年与其同知宋钦归附,高皇帝嘉之,以霭翠为贵州宣慰使,钦为宣慰同知”,宋代分属罗氏鬼国乌撒部、毗那部,元代分属亦溪不薛宣慰司、乌撒乌蒙宣慰司所辖,明代分属水西宣慰司,乌撒军民府、永宁宣抚司,其地设有乌撒卫、毕节卫、赤水卫、永宁卫。

其境内无传统生苗界,大部份苗民受当地水西土司统治,统称为“水西苗”,极其的受到土司剥削,《百苗图》亦载:“凡苗人见土目罗拜不敢抬头,上马以人做镫,其饮食盥洗以头顶盆,跪而进之。”,《清史稿·列传七十五》亦载:“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小派计钱,大派计两。土司娶子妇,土民三载不敢婚。土民被杀,亲族尚出垫刀数十金,终身不见天日。”。其境内水西苗不仅要承担劳役粮租,还要参服兵役编入土兵之中,“平时则输之粟,战时则助之兵”。

嘉靖元年(年),芒部护印土官陇寿与陇政争袭土官职位,明廷以嫡故立陇寿为土官,陇政不服,与支禄依乌撒土官安宁结夷兵四处仇杀为乱,坝底参将何可卿请贵州巡抚许栋光,派遣彝土兵二万五千名威慑陇政,陇政一面伪装投降听抚,一面在背后派遣其党阿核暗中煽动苗族、蔡家、龙家等围攻周泥站、七星关等处,杀伤官兵,烧毁官民房屋,何可卿再次前往镇压,陇政败逃乌撒,斩首两百余人,招降数百人。嘉靖六年(年)芒部彝族上层人士沙保等人,拥土官陇寿之子陇胜为首,攻陷镇雄,夺得官印。嘉靖七年(年)四川、贵州明军围剿沙保,斩首三百余名,陇革煽动芒部、乌撒、毋响苗族、蔡家、龙家攻打毕节各屯堡,明军派遣贵州四川镇巡官督兵前往镇压。

威宁赫章一带宋时属罗氏鬼国乌撒部,明时属乌撒乌蒙宣慰司,清朝中期改土归流后,依然残留大量地主土目,咸同年间,猪拱箐苗族起义领袖陶新春作为以机阿克土目的农奴,因不堪土目家的折磨,陶新春被迫起义,咸丰十年(公元年)三月,陶新春、陶三春、杨光宗等人以苗族赶花场参与降仙会集合苗族群众一万多人在赫章韭菜坪起义,义军发展壮大后,先后攻克转战七星关、大定府、威宁、赫章、镇雄、平远、平夷、彝良、大关、威远、叙永、高、筠连、珙等地,此次起义也被《咸同贵州军事史》称之为“熟苗之役”。

黔西北生苗数量较少,为躲避土司及流官统治散布于赤水河两岸,其中多数杂居于川南都掌蛮之中,正统十四年()七月,生苗为反抗朝廷统治,举事起义攻打赤水城,四川都指挥张祥率兵援助,被击毙,赤水城被攻克后震惧黔西北,水西苗普奴乘机响应,率众起义攻城大毕节城,兵临城下围攻三个月之久。

景泰年间,川南白罗罗纠戎(今兴文)、珙(珙县)苗,攻破长宁九县(宜宾、泸州境内),万历初年,明政府调领十八万大军对川南大肆讨伐围剿此地土著,《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元年(年),十二月戊辰兵部总计所谓“征剿都蛮捷报”云:“是役也,克寨六十余处,擒斩俘获共四千六百一十五名,内称王酋首阿大、阿二等三十六名,诏安二千三百八十一名,拓地四百余里。”,平都掌蛮之役期间,都掌蛮蛮首邀约各苗兵扼守各关卡,都掌蛮被平定后,苗族也随之战败,大批苗民被贵州总兵安大朝强令押往贵州。

-------------------------------------------------------------------------------------------------------------------

明代黔西生苗主要分布示意图

黔西部地区,大部分位于今六盘水市北部,安顺市西部等地,苗岭西段老王山横延至境,境内主要水系有三岔河、北盘江,隋唐时先前习安州之地为西谢蛮所占有,南宋开禧三年(年),据明人牟应绶于天启二年(年)撰《黔书·山川志》所载《清凉洞碑记》云:“此洞本系汉末荒服,孟获屯兵积粮处也。原名粮仓洞,山麓建有旧城垣,故址存焉,……”,宋南渡后,柴氏大乱黔疆,孟氏殆尽,适有阿达卜寨苗族领袖朵克率部乘机追逼孟氏至牂牁江畔。

元代属普定路,明代设西堡司、宁谷司等土司,南部有郎岱司,西堡土民为仡佬族,副司土民为布依族,郎岱土民为彝族,而苗族杂居于土司外围之中,彝族所居之地曰“营”,布依族所居之地曰“同亭”“码(马)头”,而以苗族为主及仡佬族等所居之地曰“枝”,《黔南识略》亦载:“苗所住曰枝。县有内、外十二枝:波堕、利笼、补止、落东及马那穹、内戛卧,此为内六枝;蜡柳、戛底、大弄、底冈、那史、外戛卧则为外六枝。”,又有雍正时期,云贵总督为遣兵弹压广顺布依族及安顺苗族所云:“安顺府所属之十三枝,普定县所属之五枝,及白老虎等处苗民,宜添设官兵弹压。”。

其境虽无生苗界之名,确有生苗界之实,《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年)十一月:“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率大军由辰、沅趋贵州,进攻普定,克之。“,傅友德、蓝玉等率军进入贵州,在攻下普定后,周边地区的“罗鬼、苗蛮、仡佬闻风而降”,次年(年)四月,西堡苗族不服明军的军事征服,起义攻打普定府等地,一度攻陷普定城,贵州卫指挥同知顾成率兵镇压。

洪武十九年(年),在早先已降的西堡仡佬族设西堡正长官司,土官沙氏,在已降的西堡布依族设西堡副长官司,土官温氏,而苗族则始终不服,普定卫总兵吴复率兵讨伐苗民,战后吴复刀伤一度复发。洪武二十六年(年)二月,西堡阿老唐寨等苗众不奉徭役税赋,七月,阿德储寨卜喇赞再次响应起义,顾成率兵讨伐镇压之;洪武二十八年(年)六月,西堡长官阿傍煽佑苗众两千余人四出攻击明军,顾成再次率兵征讨;洪武三十一年(年)二月,沧浪寨毕莫者起义,攻打普定储卫屯堡,阿黎寨阿革傍响应,安庄卫指挥使陆炳与普安卫指挥使顾统率兵镇压。

宣德二年(年),西保苗众阿骨、阿哈举事起义反抗明廷,次年,授抚撤退。正统元年(年),普定苗民阿迟起义称王,指挥使顾勇率明军镇压之。正统十四年(年),贵州爆发苗民大起义,普定苗民起义响应之。景泰二年(年),普定、水侧等苗民联合起义,攻打普安卫,贵州总兵梁芙与都督方瑛率兵镇压。天顺四年(年),西堡苗民联合仡佬族起义,攻焚安顺各屯堡,贵州内官郑忠、右副总兵李贵调集云贵川官兵三万五千人,与土官宣慰使安陇富率土兵二万人,共和五万五千人马参与镇压,攻破楚由、阿义等寨及白石崖,俘虏起义首领楚得隆等人。

成化十四年(年)六月,西堡是指孔坚娄、果韵等人率苗族、仡佬族合计群众万余人,分道攻劫,杀伤官兵,次年五月,贵州总兵吴经率明军镇压之,成化年间,沧浪六寨长期的不奉徭役税赋,土官温恺无力征讨税捐,畏罪自杀,其子温延玉与阿得寨仡佬族首领阿贯此次前往沧浪寨讨要税捐时再次被沧浪寨长也吕所杀。

明弘治年间“米鲁事件”彝族女土官举事起兵,贵州军官损失大半,不再对西堡各民族采取高压手段,正德五年(年),西堡各族再度反抗土官统治,战火一度烧至安顺城。天启二年(年)二月,水西土司安邦彦起由“罗鬼苗仲"组成的水西军数万人渡过三岔河,从斑鸠寨连营扎寨四十里直到欢喜岭,围攻安顺府城,城破,普定卫指挥佥事葛公衮战死,安顺府知府徐朝纲被乱刀砍死,安顺府学宫毁于兵乱。

康熙五十五年(年)西堡长官无力钳制境内土民,对地方政府不纳常赋,最终革为外委土舍,雍正四年(年),清朝廷大刀阔斧的执行改土归流之策并大规模的开辟各地苗疆,攻克广顺府长寨等,乘机招服安顺等地“生苗”,乾隆时期又置水城理苗府。

咸丰十年(年)秋十月,长平里以姑(老鹰山镇白腻村)苗族妇女何仙姑,聚集群众数十万起义反清,十二月水城通判恩彬遣土目安耀祖带团练进剿义军,于二塘与义军相遇,团练武装全军覆没,仅安耀祖夺马逃窜以身免,随着义军的不断发展状大,纵横安平至水城之间。

同治三年(年),水城白泥(今纳雍百兴)苗族义军为向南扩展,占据西堡(沙家马场)及郎岱六枝场等地。同治四年(年)春三月,安顺知府毕大锡命总兵罗孝连率军前往相援镇压,攻破义军所在那八一带,占据窑上关、梅子关等,同时再遣永宁保安团何光明率永宁(关岭)、镇宁、郎岱、安平等县团练武装两万多人一同镇压。

清军团练武装合兵围攻义军所占沙家马场等地,部署镇压清军自募役、郎岱三枝、六枝场、官寨、大岩脚、梅子关等地联营一线,自认为进可攻退可守,团练武装主要以围攻临近西堡的嘠底寨为突破口,嘠底寨分为上寨和下寨,下寨呈现为一个内凹洼地不易防守,上寨处于高地易守难攻,义军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团练武装,假装不敌从下寨撤退到上寨,清军及团练见势以为义军不敌而逃,各团练欲争军功,争先恐后的一拥而上进入嗄底窝上寨,义军将领竹万春看到近万人拥挤进驻在下寨,见时机已到果断率领义军反击,此时清军拥挤一团,后锋不能支援前锋,犹如剥洋葱一般,被层层消灭,其余清军团练武装见势崩溃便不战而逃。

同年夏六月,安顺知府毕大锡不甘心失败,再次集结兵力,吸取上次教训,认为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不再派遣临时招募组建的乌合之众各地团练参与镇压,而令游击祝友林为前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方式进剿马场、六枝等地义军,由于苗族义军弹药不足,竹万春果断撤出马场等地返回水城,游击祝友林见状随后追歼,追至堕脚时误入前方为其他苗族义军黄金印的阵地前,黄金印以逸待劳士气高昂,追击清军一路长跑人疲马倦,导致追击清军被截击大败损失惨重。

同治五年(年)正月初八,贵州提督援救永宁,初十日,与毕大锡占据永宁,六月,水城苗族义军黄金印会六枝西克义军抵挡清军,攻克镇宁官寨(今丁旗镇),收复募役、马场、关岭所等地,击毙毕大锡部千总祝友松、刘德清等人,十六日攻克当时普定“治所”定南城。黄金印攻克镇宁官寨时,将官寨内的西堡副长官土舍温氏悉数消灭,结束温氏多年的土司统治罪恶一生,当时官寨人口,幸存的只有七八人,这些幸存者均因走亲戚或外出做生意,才侥幸逃过了一劫。

同治八年,大兔场义军何玉堂邀岩大五(凯里苗民首领)再次攻占场坝,烧毁周边营房无数,转入攻克威宁,清军怒而买通苗奸祝老五等人诱杀花红地据点首领黄金印(木果大苗寨人)。同治九年,何玉堂于平远(织金)回比德据点时透露行踪,被清军截击战败牺牲于比德,其余义军群龙无首,清军乘机招抚安顿于白泥(纳雍百兴镇)、海子(纳雍阳长镇)等地。

-------------------------------------------------------------------------------------------------------------------

明代黔西南生苗主要分布示意图

黔西南部地区,大部分位于今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南部、六盘水市南部等地,境内水系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华阳国志·南中志》亦载:“其置自濮,王姓毋”,黔西南旧为“濮人”所居。据《左传》载,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年)“楚子为舟师伐濮”,黔中濮地尽归楚国,楚人中的苗族先民在与濮人长期的杂处中,在信仰槃瓠文化的苗族先民影响下,部分濮人后裔仡佬也随之信仰槃瓠,《大明一统志》载;“壤杂苗僚,祖皆尊盘瓠”。《贵州通志》、《兴义府志》等古志记载:相传苗濮建有“槃瓠国(应为部落酋长方国)”,《兴义府志.卷二.地理篇》亦云:兴义府境上古的为“槃瓠国”,引《峒溪纤志》载:“以槃瓠有纤蛮功,封其地,为诸苗祖,尽夜郎境,多有之”。并说:“槃即古盘字,盖郡之盤江,实因盤瓠国得名····唐因之,置盤州。”。

唐时盘州刺史为暴蛮部酋长,称于矢部,后据盘州附南诏,宋时又称自杞国。元时于矢部归降元朝后,设于矢万户,后改设置为普安路总管府,自杞故地发展为普安十二营。洪武降明后改置普安军民府,并设置普安卫,安南卫,而北部北盘江上游设有募役等土司隶属普定卫,永乐时再置普安安抚司,后改普安安抚司为普安州。贞丰、安龙等地宋元时属泗城州,明洪武置安隆洞,又设安隆所,永乐置安隆长官司,弘治平土司“米鲁”,因功又辖安隆所阿能十八寨。其境内生苗主要居住于南北盘江峡谷峻岭之间,其中以北盘江流域最多,地处喀斯特地貌,干热河谷地带,元明外来军户未必能适应其环境。境内安笼镇箐山,山峦相接,林木蓊密,周四十里,官道经其中,险阻难行,秋冬多雾昏晓不辨,再往南偏离驿道,朝廷便不再涉足,因而宋代普宁州。

元代普定府,普定卫及下辖安顺、镇宁、永宁三州,顶营司、宁谷司、西堡司、康佐司的主要治辖均远在北盘江峡谷以北区域,仅慕役司与之交错,司治于今花江镇。南岸的泗城州,宋元时司治于广西凌云县,明代安隆州治所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安隆长官司司治在今广西田林县旧州镇,安隆所司治于今安龙县,都并不重点涉足其远在北面边界的北盘江峡谷区域,故而元明时北盘江峡谷内的生苗族群极少与朝廷各级行政机构发生冲突,形成相安无事的长久稳定格局。

洪武十四年(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傅友德、蓝玉、沐英为副将率30万大军出征云贵,秋十月,明军由普定攻入普安,土著苗人、仡佬皆逃散于山谷之中。顾成率明军率先攻入安南(今晴隆县境),平定阿黑等十一寨,连破尾洒、龙山土苗仡佬各寨,顾成积功劳封镇远候,任命为贵州都指挥同知。景双鼎率土知州岑善忠领泗城土兵援助明军作战,跨过南盘江及红水河一段,攻取普安,东至香树塘,南至捧鲊,西至梅家山,北至营盘山逃军洞,直抵镇宁、紫云、安顺等地,留守黄坪(今兴义市下五屯东),景双鼎积功进光禄大夫,授同知都督。吴复攻克普定,并在水西筑城,授任总兵官,讨伐土著苗仡,自关索岭开箐道,经普安、安南、贞丰等地,渡红水江入广西。

洪武十六年(年),攻克墨定苗,到达吉剌堡,修筑安庄、新城,平定七百房诸寨,杀虏数万,转移粮饷至盘江,同年十月,吴复因常年征战,金疮复发暴毙于普定。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主要为河谷坝子地带,丘陵坝子散布其中,气候宜人,同时也是元明以来,由黔入滇的主要交通要道,而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苗族、仡佬族等土著众多,自古不服王化,洪武时期调北征南设置安南卫,置新兴所(普安)、新城所(兴仁)隶属安南卫,设置卫所统治,粗暴的划拨土著土地屯军必然与当地土著发生冲突。

据普安县志载,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调北征南,遣郭晚、胡源、邓荣宗,率宝庆府所领武冈、新化、绥宁和城步等州县飞山苗、梅山苗及南江诸苗等入军征伐普纳山土著红苗、仡佬,攻破普纳山土著所设四十八寨后,设立为军屯,由于长期战线拉锯兵力不足,普纳山仍未平定,明朝廷再次调兵遣将增兵援助,派黄迁仕率湘西土苗兵援助占领城子洞仡佬大兵营,尔后长期安家驻守,《黔南识略·普安县》卷二十八记载:“兴让里(龙吟)有老巴子,亦苗类,由湖南迁居于此。”,后经汉化,也称为“喇叭苗”,《安南乡土志》记载:“苗人世系,多不可考,各以服饰别其种类,其别种有喇叭苗。”。

宣德二年(年),安顺西堡、底寨苗佬联络普安苗民去举事起义,四川筠连各苗民亦为响应起义,时贵州总兵萧授率军且抚且捕之策,平定之。英宗正统十三年(年),安南苗民鄢卜班以苗王降世,烧符水饮用刀枪不入,动员苗民围攻安南卫城,景泰元年(),总兵梁瑶与普安土判官隆本率兵镇压鄢卜班义军,指挥使萧能出城夹攻,俘虏义军首领两名,斩杀义军七千余人,苗民转战攻据紫塘,总督侯琏率兵进攻,隆本攻克十余寨,阿蒙等余寨投降而平定之。

万历三十八年(年),安南慰毛口苗族首领老光凹、老应杨等率众起义,巡抚胡桂芳率兵围剿,旋即镇压之,义军化整为零,以游击袭扰为主,万历四十七年(),参政谢存仁率安南守备许成名、指挥使梁东旭等汉土官兵,拉网式围剿下,平定之。,尽发城外冢,遍烧村寨,先后遣别部攻陷广顺、普定、威清,普安、安南诸卫,贵阳以西千里,尽为邦彦所据。天启二年()正月,水西土司安邦彦起由“罗鬼苗仲"组成的水西军数万人渡过北盘江,由下属土目沙国珍、罗应魁率领围攻安南卫,城破,安南卫指永州知州薛三桂、安南守备杨文炳、指挥梁旭东、都司许成名被乱刀砍死,继而围普安卫,攻陷新兴所、安南所。

清顺治十八年(年),置普安县,康熙二十二年(年),县治由新城所迁至新兴所(今普安县城);同时割安南卫的兴仁、兴让二里及阿计、安逸二营隶普安县,康熙二十六年()四月,裁安南卫,置安南县,隶安顺府;裁安笼所并入南笼厅,裁普安卫并入普安州,隶属安顺府。

康熙四十二年(),永宁(今关岭)苗民聚众起事,打入安南县,安南守备郑光率清军镇压之。康熙四十六年(年),普安苗民,白午举事起义,攻打安南县,把总胡伏祐率清军镇压之。雍正四年(年)夏,以“永无苗人骚扰之患”决心开辟“生界”,官兵围剿广顺州之长寨仲苗(布依族)后,乘威招服黔边东西南三面广顺、定番、镇宁生苗六百八十寨,镇宁、永宁、永丰、安顺生苗千三百九十八寨,地方千馀里,雍正五年(年)升南笼厅为府,治所于安龙县,辖境相当今贵州盘县、晴隆、贞丰、安龙、普安、册亨、兴义、兴仁、望谟等地。嘉庆二年(年),爆发以王囊仙、韦朝元领导率领,以布依族为主的“南笼起义”,清军镇压后,改南笼府为兴义府,治所于安龙县,并于黄草坝新置兴义县,道光十六年(年),册亨州同改称理苗州。

咸同时期,兴义府爆发,回、苗、布依、彝等的各族联合大起义,咸丰九年(年),九月兴义府回民张福田(今盘州人)联络新城(今兴仁)回民孙羊毛、马二安,贞丰苗族杨九(即贞丰者相杨树森),布依族陆王松、王济才等人,围攻新城,坡团团练及青山汛绿营前往解围,绿营把总张茂林与团练团首龙腾运有隙,拒不相援,坡团团练伤亡惨重,义军久攻不下新城,转而围攻安南(今晴隆)。十一月,张福田再次结回众并苗族、布依族围攻新城,义军挖断通往城中水渠后,围攻新城多日,城中粮尽乏水,夜间新城守军外出取水,义军乘机攻入城中,击毙知县刘代英、守备康定国等人,义军乘势合围兴义府,击毙千总陈继升,击溃新屯团练于大平新店,相续攻占普安青山,兴仁巴林、贞丰龙场等地。

十二月,回民义军围攻兴义府不克,联络北乡苗民义军分攻安南,以牵制兴义清军守军,苗民义军攻陷安南阿肩屯后,安南团练陈赞襄前往围剿,义军首领吴洪文不幸被俘,其胞弟吴阿敢率军救援,诱击安南团练于老万山,团首罗老五、张运被击毙,占据老万山与剩余团练作决战,安南团首王正才组织敢死队,枪炮配合骑兵冲击义军阵容,苗民义军不敌向后溃败只得向回民义军求援,回民义军得信后强行军迂回穿插阿肩屯、羊场等地,全歼安南大部团练,逼近县城二三里凉水井地,此战后兴义府清军胆怯不敢轻易出击,其余回民义军乘势歼灭贞丰者党、把兰,普安厅白寨、箐口、发贡等地团练。

咸丰十年(年)二月,回民义军攻陷普安厅,十一月,回民义军再次联络苗民义军准备围攻兴义府,安义镇总兵德寿进驻严守,加之周边贞丰、册亨、安龙等地汉族、布依族等原义军纷纷投诚清军,并遣之与安南、册亨等地团练相助围剿镇压义军,义军只得退却与清军相持于新城,十二月,清军贸然出击,义军于新城黄沟击毙把总杜发兰等人。

咸丰十一年(年)二月,苗、回义军从新城回援围攻贞丰,三月十六日攻陷贞丰城,击毙知州蒋立柄等人,十一月,贞丰苗、回义军与罗斛摆罢苗民取得联络,围攻罗斛(今罗甸县),州判谢其毅督团练防御,义军未能攻克,转而围攻册亨县,合围册亨县五十余日,内应千总丁荣、把总马正品乘夜偷开城门,苗民义军率先攻入南正大门,回民义军在城内保安邦的协助下从北门入,一同击毙州同伊绕勋。

同治元年(年)二月底,苗、回义军再次联合围攻兴义府,三月二十日,义军切断兴义与外界联络的一切通道,并击毙运粮督军副将堪永昌,二十三日,城中断绝与外界联络后,城中守军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在苗、回义军的强攻下攻陷兴义府,全歼兴义府守卫清军,击毙兴义镇中营游击桑锦芬及卸署游击兴山、右营都司萧得玉、把总聂正荣、候选训导刘璿、夏从先邢上蒸、周之桢、贵天乙、在籍守备杨永芳、署捧鲱守备叶升祥、千总王贞宪等人,知府胡霖澍被仇恨清廷的民众百姓活活打死,至此兴义府大部均以落入义军手中,余下数年“盘江八属”各地在义军与清军中反复拉锯。

同治十一年(年)十一月十三日,兴义苗民义军首领杨树森命田太祥、桂天培及哈冬狗、王金林、袁绍先、朱绍科等各苗军首领秘密降清,欲擒兴义回民义军首领马斯腰、张福田及与其联络的凯里苗军首领岩大五、岩老四、潘大洪等人交予清军手中献功,十二月,杨树森得知岩大五苗民义军与回军联合歼灭安龙等地团练守军后折返贞丰休整,杨树森在贞丰设下“鸿门宴”,后被岩大五识破后向西撤离,与兴义回军汇合,杨树森不甘于此,亲率已降苗军追截岩大五、岩老四、潘大洪等人至兴义,并擒俘至贞丰杀害,轰轰烈烈的兴义苗民起义以杨树森降清而告终。

同治元年(年)三月,义军攻占兴义府城,贵州巡抚张亮基委派孙清彦接任知府,孙清彦因府城已失,乃将府署移设兴义县城,据《平黔纪略》载,兴义知府孙清彦在兴义县城几度失陷后,上奏道:“兴义之乱,倡自回贼,实由分类相仇。又有仲家,即土著也。青苗,即生苗也。三者惟种家最旧,凡水田沃壤,皆其祖业,自为客家盘据,多有反主为佃,买田割地,狱讼不休。客家者,一名大教,即汉民也。青苗,质既愚鲁,性尤犷野,以射猎攘夺为业,其火枪尤利。汉民又奴仆之,回因乘势扇惑,使互相劫杀,而居问取利。今虽窥破,自感反戈,而中心之恨,实未释也。非得威望素著者,坐镇其间,叩回焰虽息,终不能无事”。

-------------------------------------------------------------------------------------------------------------------

明代黔南生苗主要分布示意图

黔南地区,地处安顺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地交接处,望谟、紫云、长顺、惠水、罗甸、平塘等六县边界结合部山区,也称为麻山地区,隋时部分属南寿州,唐时为南谢蛮所据,更名为庄州,宋时废除庄州,元时大部为“桑州生苗界”。

麻山周边自元朝至明初就已大规模开辟,长顺大部属于金筑安抚司,至元十二年(年),蒙元铁骑在元帅阿术率领下,秋风扫叶的攻势下,一举荡平大湘西储苗峒酋长,“传檄郢、归、峡、常德、澧、随、辰、沅、靖、复、均、房、施、荆门及诸洞,无不降者。”。至元十四年(年),西川行枢密院副使李德辉率元军先平泸州,围攻重庆,随后乘势南下,征服贵州播、思等地,“十四年,诏以德辉为西川行枢密院副使,······是年,复泸州。十五年,再围重庆,逾月拔之,绍庆、南平、夔、施、思、播诸山壁水栅皆下。”。

至元二十年(),九溪十八峒储苗蛮酋长不服,元军武力讨伐镇压之,讨平之后,召集各“溪峒酋长赴阙,定其地之可以设官者与其人之可以入官者,大处为州,小处为县”,并立总管府,以顺元府宣慰司节制。至元二十四年(年),在元朝廷的强势征服号召下,阔别八百余年的夜郎王后裔,再度现身归顺元王朝,“癸亥立尚乘寺金竹寨主缫哩(又名埽闾)等以所部百二十五寨内附”。至元二十六年(年),置金竹府,缫哩任知府,但其境内生苗并未以此臣服,同年九月,金竹府知府扫闾贡马及雨毡,且言:“金竹府虽内附,蛮民多未服。近与赵坚招降竹古弄、古鲁花等三十余寨,乞立县,设长官、总把,参用土人。从之。”。

至元二十七年(),知府缫哩与府吏赵坚开展武力招抚,以“开拓边疆”逐渐收纳周边生苗,元末金竹府密定见势投明弃元,参与明军调北征南,积极贡马,讨伐元梁王,明洪武四年(),置长官司,洪武十四年(年),升为安抚司。

麻山其余周边,望谟罗甸南部为泗城土州管辖,平塘北部则为当地储土司管辖,紫云部份在至元十六年(年),随贵州储蛮酋投降入元,至治二年(年),康佐砦主老康纠合谷耸砦主恰信等举事起义,杀巡检王忠,拘长官洛邦,又杀土官蒙卜郎,八番顺元宣慰司派遣官兵镇压之,明洪武十九年(年),改置康佐长官司。

紫云南部、东部,望谟北部、罗甸西北部交接处的麻山腹地,远离历代朝廷由黔通往滇桂的官家驿道及其余他交通要道,加之气候炎热,环境地处喀斯特山区,崇山峻岭堪称天险;通往苗寨道路山路崎岖,两军交战易守难攻;所以元明时,朝廷只得舍而弃之。

金筑土司自成立之时,就已授平苗、牵苗之责,往北、往东弹压东苗生苗界,往西、往南牵制麻山生苗界。正统年间,明朝三征麓川,途径贵州,沿路叛乱苗民,苗民不堪官兵欺压,于是起义反明,金筑安抚使金镛率土兵参与镇压,因功授“服色土知州”。天顺年间,贵州东苗起义,围攻龙里、都匀、新添等卫所,明朝廷遣金筑土官金洳派土兵参与镇压,战后明朝廷特赐银两、彩段表里。明朝的制苗政策,“制苗之长策,最肯系处惟责土司以治苗人”,责令土司镇苗,在土官的长期高压管理下。

嘉靖三十一年(年),金筑安抚内部终发生民变,境内苗民阿季聚众起义,官兵镇压之,但土司内部土民不满土官统治的呼声越来越高。万历三年(年)四月,金筑安抚司下辖麻响、大华二司土民阿科,纠合董昂耙等聚众举事,焚劫大华、右阳等处,巡抚都御史罗瑶动调土舍官兵七千余,加派苗兵六百人,镇压之,汉土官兵镇压时“激变夷民,轻动大众,妄杀贪功”极为惨烈。

万历三十七年(年)二月,再次爆发堪比正德四年(年),水东土司境内土民布依族阿贾起义,攻陷宋氏衙门,造成贵州宣慰同知水东土司衰落的重大事件,定番金筑布依族首领阿包、阿牙等人率众起义,攻占定番、金筑之间,贵州巡抚郭子章行奏报且无参处各官失事者兵科给事中宋一韩劾罪之,这一事件最终导致明朝朝廷对金筑土司束苗之责的疑问,失去明朝廷信任后,万历四十年(年),土司金大章暗中派部下叶三煽动境内苗民起事,明军阵擒数千人后,土官金大章深知朝廷改土归流的决心,于是献地求和,请设广顺州,授金大章土知州世袭,不许管事。

清朝成立后,顺治十八年(年),广顺土舍金应兆邀集定畨、都匀各寨苗民三千余人起义反清,清军随后镇压之,义军败溃退据红岩石寨,由于寡不敌众,次年金应兆战败被杀,但金筑土司系本地苗民首领,势力不容小觑,广顺州仍授金氏后人金世美为土知州。雍正继承皇位后决心大刀阔斧改革朝政,雍正四年(年),推动西南地区的大规模改土归流,首当其冲就是广顺所属的长寨枝,长寨枝主要居民为布依族,黔南布依族自元明以来,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犹为激烈。

元至正十五年(年),布依族王乃起义反抗元朝廷,次年击败广西江北总兵黄朝,明朝建立后继续征讨王乃,洪武十四年(年),击毙明总兵罗毅,洪武二十二年(年),终被镇压结束,起义历时三十四年之久。明末万历三十三年(年),因征调布依族百姓为随军运粮民夫,支援播州之役,战后并没有得到工钱饷银安抚,于是爆发“路苗起义”;天启年间,黔南苗族和布依族响应水西土酋安邦彦反明,再次爆发“苗仲萧乱”;崇祯末年,贵阳又再次爆发布依族起义,由于明清交替之际,明军在也无力镇压。长寨之战结束后,清朝廷随后乘威招服黔边东西南三面广顺、定番储边的麻山生界,并置归化理苗府、罗斛理苗州、长寨理苗厅等。

乾隆三年()正月,方番司属谷粟寨汉民刘世昌等拐卖定番州姑卢寨(今平塘县新塘乡)苗女阿埽,姑卢寨苗族首领老排向谷粟寨索要银两,并获赔马匹。二月,大树寨汉人向云登挑衅苗民被击毙,然后官府偏袒汉人,抓捕苗族首领老排,二月十九日老排之子阿沙救父心切,集合苗众数百人,来到鸡场,抓获奸民张具清、陈士林、杨君相三人,要求换回老排,二十四日,官府不应,苗民又烧毁官府辖区甲浪店房泄愤。刽子手贵州总督张广泗以平苗疆好大喜功,不问青红皂白,扣押老排,官逼民反。苗民群众于三月初二日,打砸美塘场以泄民愤,地方官府力不能支,张广泗遂派官兵二千五百名,土兵九百五十名,由明通关一路镇压义军,义军利用熟悉地势,屡创清军。二十五日,清军派人议和,乘机抓捕阿沙,清军脑羞成怒又将老排所居下新寨、阿沙所居石头寨等全部焚毁,苗民余众逃入大石板寨。二十九日,清军三路会攻,将大石板寨焚毁,穷追苗民进入深箐之中,清军又加搜剿,滥杀苗民,清总督张广泗镇压姑卢(今新塘)苗族阿沙起义后,又置大塘理苗州。

咸丰五年(年),受贵州各地高举反清起义大旗的影响下,八月二十日,先是龙里、贵定等地黔南苗族纷纷响应起义,九月初七,在都匀上江苗族首领罗光明率领下,攻克大塘城,击毙参将安如宗、守备张席珍、千总赵鹃、赵朝馍、李助国等人。咸丰六年(年)正月十二日,提督佟攀梅,总兵孝顺率大部清军复夺大塘城(今平塘),乘势围攻罗斛(今罗甸)一带苗民义军,击杀罗斛苗族首领罗阿保于蜡架,同时布依族义军首领岑亮弼见清军大部逗留罗斛一带,乘机迂回攻打归化厅(今紫云、),三月二十五日,苗民义军突袭册亨,击毙册亨千总刘国恩于八渡汛,五月,清总兵孝顺解围归化厅,击杀布依族义军首领岑亮弼于牛角寨。在黔南各苗族义军的相互配合下,至十月初,贞丰高寨、归化、罗斛等处苗民义军连败镇压清军,此时黔南苗民义军已成气候。

同治六年(年)正月初九,贵定苗族起义领袖潘三与惠水布依族起义领袖陈乔生,攻打大塘明通汛,击毙团首潘成章,十一日围攻罗斛城,不克会惠水休整,清军总兵吴战胜穷追不舍,陈乔生转入平塘击溃吴战胜营,续而攻克斗底、猫场、断杉汛等处,三月,提督赵德光驰援平塘,击杀布依族义军首领陈老二、陈老四、陈老幺。七月初五,提督赵德光被郎岱苗族义军首领赵缺嘴伏击击毙于安平芦狄哨,初七日,贵定苗族首领潘三乘机率平塘刘妹崽攻克平塘城,击毙州判王作宾。九月初三,贵州巡抚曾壁光命清军张梁入平塘镇压,都匀苗族首领柳天成驰援平塘,击溃张梁部,占据平州,刘妹崽结贵定苗族义军胡四、赵五攻打摆别塘、姑芦、党拱等地,击败芭峩、公俄团练。十一月初五,安顺苗族义军攻克长寨厅,布依族首领陈乔生响应,占据卢山、养杨等地,柳天成部追击清军张梁部,攻克六峒,击毙游击张福、都司蔡德胜,张梁部伤亡过半,无力镇压平塘、长寨等地义军。

同治七年(年)四月,清军欲攻占取平塘,遣提督黄清源至独山督战,柳天成义军部固守平洲六洞,清军由翁坑进攻平洲未能攻取,都司唐洪升、吴安绑借被击毙。五月,归化义军刘幺大攻取麦平,与清军总兵吴战占胜部激战,清军都司宋安邦被击毙,义军占领归化厅。

同治八年(年)正月,罗斛、归化、桑郎(望谟)交界麻山苗族韦绕,聚集苗民攻打昂武土千总王德愁,占领罗宜等处,五月,清总兵何雄辉、总兵王松林及游击杨文脆率清军合围大塘,总兵王松林先是招降陈乔生部陈阿敏,后约同招抚牙州(平塘牙州镇)苗族义军李老冒部,李老冒诈降诱杀清总兵王松林,后转攻何雄辉营,何雄辉兵败狼狈逃出大塘。十月,义军在取定番白岩屯,副将王德贵驰援定番清军扎守狗场及粟木屯,十五日,清军罗斛州判赖荣灿击败韦绕,韦绕游走贞丰。二十八日,总兵何雄辉反扑而来,携带火炮强攻狮子、双口洞等寨,李老冒抵御之,陈乔生则欲降。

同治九年(年)正月,何雄辉围剿陈乔生,布依族义军领袖陈乔生被杀,都匀柳天成支援李老冒,清千总左国成被击毙,平州解围,三月,李老冒部义军邀约兴义回军攻打罗斛,击毙游击阮得升。四月,平浪义军赵以芝部、龙谷罗廷华降,平州苗族义军撤出大塘,清总兵何雄辉夺取大塘后,当地义军首领陈阿迷战亡,同时遣清游击杨文脆夺取义军所占罗斛巴阳、大井寨、罗牙亭等地,五月,副将王彦攻取牙州。八月,大塘、由把、思党等处义军复起,大塘副将林新法、陈其杰被围困于保合屯,总兵李迎祥驰援不克。

同治十年(年)五月,岩大五部苗族义军潘大洪、白凤鸣转进罗斛八达,击毙团首黄灿章,六月占据稿里、里翁,后被清军击败又转走贞丰。十一月,贞丰苗族义军首领杨树森、田太祥、桂天培及等叛,十三日擒岩大五、岩老四、潘大洪等献于清军。

同治十一年(年)三月,州判陈其杰率兵围剿罗斛苗族义军首领韦绕,韦绕败走贞丰黄岩,战败被杀。各黔南苗族义军其余余部至同治十二年(年)基本被清军镇压结束。

-------------------------------------------------------------------------------------------------------------------

苗族图腾蝴蝶妈妈象征着苗族人民勤劳、勇敢、善良及对生命生生不息的追求

古代苗疆虽屡受历朝历代中原政权的征伐,但由于苗疆有武陵五溪等天然屏障,并远离中原政治中心,所以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社会状态,正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所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元明时期,贵州因云南而从此借一线之路以通往来,逐渐开辟苗疆,苗疆的化外之民“生苗”不愿接受中原朝廷的封建统治,从而据险还拒,据龚柴《苗民考》载:“生苗则僻处山洞,据险为寨,言语不通,风俗迥异。”,生苗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社会环境,与中原王朝“普天之下,皆是王土”的封建思想是相冲突的,因而彼此间长期的爆发军事冲突。

至清朝后,大规模开辟“内边疆”苗疆的完成,苗民朴素的小民思想社会,在清朝作为古代封建统治思想的高峰,是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其中的,苗民长期封闭的社会,朴素的劳动思想,倍受清朝廷封建统治阶级的欺压,从而屡屡爆发苗民起义,正如《平定猪拱著苗匪始末记》记载:“黔省苗夷,生齿日繁,苗性愚,不善谋生,所得产业半为客民当卖,苗转为佃”。又据《平黔纪略》所载:“苗夷本无知识,外来奸商与本地民众,利其土地田产,借贷银钱,多方盘削,冤抑莫申,积久愤生,酿成控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