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威宁自治县么站镇联合村蔬菜基地里的辣椒苗进入快速生长期,联合村村民张冬梅正在地里除草。 “以前种庄稼,收入不高,现在在基地打工,两个月的工资就差不多能抵过去种地一年的收入了。”张冬梅观念的转变和收入的增加来自联合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贵州各地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建农村产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创新推进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有效组织,把持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主动权制胜权牢牢掌握在党组织手中,做实利益联结,增加群众收入,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可持续脱贫。 “抱团取暖” 凝聚发展合力 在镇远县都坪镇下屯村养殖基地,快出栏的大公鸡活蹦乱跳。今年61岁的贫困户莫前亮正在基地打扫卫生。 “我身体还硬朗,到基地务工每天工资70元,年底了还有利益分红,我满足了。”说起能在家门口就业的这份工作,莫前亮连连为现在的政策点赞。
镇远县都坪镇下屯村林下养鸡场一角。
“以前,由于缺技术、缺资金,加上抗风险能力不足,很多群众都不敢轻易尝试规模化发展产业。”下屯村党支部书记庞祥说,为解决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增收致富路子少等问题,下屯村党支部牵头,村干部带头,成立了下屯生态种养殖合作社,开启了林下养殖之路。 “群众看到了希望,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庞祥笑着说。 放眼贵州各地,像下屯村这样带领群众“抱团取暖”的模式正积极施行。 “有了村合作社和公司的帮助,夏秋茶收购就有保障了。”有支部做后盾,凤冈县蜂岩镇桃坪村村民刘福禄再也不用担心茶卖不出去了。 曾经的桃坪村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为了盘活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桃坪村“两委”流转闲置土地15亩,以“村社合一”的方式组建了鼎嘉茶业公司。“不仅村里的产业被盘活了,还增加了集体收入,有效带动57户贫困户增收致富。”聊及推行“村社合一”的方式发展产业带来的变化,桃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向宇如数家珍。 在贵州,各地村党支部通过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利用土地、资金等资源入股,同时大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实现社会资本、农户收益、村集体收入利益联结,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确保村集体资产激活增值,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
蜂岩镇桃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茶队在茶叶基地采收茶叶。
“链”上合作 利益共享有保障 走进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中海村葡萄种植基地,务工群众正忙着采摘葡萄…… 自年来,中海村党支部大胆尝试,通过支部领办,成立了众城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88户群众入社,发展葡萄产业。 “我们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将4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作为55户贫困群众的入股本金,以每亩土地元一年的流转费,流转土地亩。”中海村党支部书记苏相权说,产业见效益后,按照合作社60%、贫困户30%、村集体经济10%的比例进行分配。 同样,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两委”经多方取经,结合自身条件,牵头成立4家水果种植合作社,采取“党员带头、合作社带动”的模式,发动村干部、党员、部分群众率先流转土地发展精品水果产业,按照“风险村担、利益共享、保底补贴”的形式为参与种植农户提供保障。 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牵线”,依托“公司+农户”模式,在全村30个村民组,贵州黄金树公司和余户农户达成合作协议,种植优质核桃2万亩,农户以土地入股,以劳动赚取报酬,公司负责提供种苗、管理销售等全套经营管理服务,收益后按照公司占60%,农户占40%的模式进行分红,实现集中连片发展。 全省各地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聚焦农村产业革命,以提供服务、组织生产、综合发展等多种形式,让群众利益最大化,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制度保障 规范管理提质增效 规范完善的管理是支部领办合作社得以良好运行的前提。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绝大多数“村社合一”合作社依法依规建立了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完善内部运行、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制度,落实激励保障机制,既促进了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又保障了群众的利益。 湄潭县复兴镇两路口村“两委”动员全村户人将土地、山林等资源折算入股,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出支部带领、集体决策、制度保障的合作社内部治理模式。合作社下设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成立果蔬、青田鱼等4个专业合作社,实行村支监“三委”与合作社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7位村“两委”成员分别担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牵头负责经营管理,确保村“两委”决策部署在各专业合作社得到落实。 安龙县春潭街道平寨社区党支部牵头与国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人,理事长由社区主任担任,监事会由街道党工委成员、社区支委成员、贫困户代表组成,采取“支部+”模式,成立党小组,建立党员“联1帮2”模式(即联系1户致富能手,帮助2户以上贫困户),以互助小组等方式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有效促进合作社健康运行。 科学的组织架构、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制度等是合作社运行良好的关键要素。一方面,将村干部经营管理人员报酬与合作社发展捆绑,激发其干事创业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关制度,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确保合作社发展活力、效益得到保证,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华姝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