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们村在考核里挂了末位,作为村干部,脸上也挂不住啊!”镇远县涌溪乡中屯村党支部书记向文忠已年过花甲,村里的工作干了三十多年,如今却依然存有“危机感”。 “有了‘流动红旗’的考核,方方面面都得顾周全了。” 向文忠口中的“流动红旗”,指的是镇远县涌溪乡创新的一项基层党组织管理模式,以量化考核的形式,对各村支部工作实行动态评比,阶段性推动乡村工作,以“大党建”格局引领基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制定村级抓党建工作领导小组2分、上年度工作总结和本年度工作计划4分、“三会一课”会议记录及“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记录完整全面4分、传达上级党风廉政建设文件情况及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3分、及时受理并化解矛盾纠纷登记台账2分…… 记者看到,在“涌溪乡年第三季度大党建‘流动红旗’考核细则”中,包括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党风廉政、宣传及精神文明建设、扶贫工作、政法综治工作、安全生产、财政、社会事务工作、其他等九大类近30个具体考核项目,几乎涵盖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 “每季度我们的考核内容会时时更新,各有侧重,为的是促进各村积极作为、增比进位。”涌溪乡党委副书记李红针介绍说,涌溪乡早于年开始谋划“流动红旗”管理考核模式,党建工作责任制使得基层干部责任具体化、可考核、能落实。
据介绍,涌溪乡大党建“流动红旗”考核细则紧扣党委中心工作,围绕群众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热、难点问题,由乡镇党委负责对村党支部考核评价,评分前两位每个季度授予“流动红旗”荣誉。年终按比例核算出各支部的综合评价得分,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对优秀村党支部进行授奖。 “以前,都说芽溪村是乡里最大的一个村,名次却很少在前面。年我们村干部攒足了劲,积极赶超学习,全员时时在岗,把责任一项项落实在工作中。当年,我们的年度考核就得了第一名!”言语中不无自豪的涌溪乡芽溪村党支部书记杨政梅认为,“流动红旗”考核让村干部队伍积极性更强,荣誉感也更强了。 作为拥有余固定人口、近2万流动人口的大村,村干部不仅要顾及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帮助群众谋思路出点子,小到环境卫生、开具证明等都需要干部们“连轴转”。
基层管理工作不易,考核分数却让干部们心里有了杆“秤”。“这分数就是一份责任,自己的责任自己落实,谁都不愿落在后面。”杨政梅提到,芽溪村的干部队伍逾半数都是女性,这支基层“娘子军”争先创优的劲头一点不输年轻小伙,今年上一季度的“流动红旗”正攥在她们手中。 “流动红旗”基层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在“流动”二字,评比时,涌溪乡5个村村干部都会凑到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极大地将党员领导干部和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
据了解,在“流动红旗”制度激励下,涌溪乡村支两委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涌溪乡中屯村党支部书记和会计带头种植小尖椒,年收入5万元,带动3名群众致富;古楼坪村会计积极发展养殖业,实现了产业由烤烟向农产品转型,现养羊每年出栏余头,年收入10万余元;“党员创业带富”模范经营老鹰岩农家乐年收入20余万元;芽溪村老党员,发展村卫生室年收入突破50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一茜徐伟
编辑徐然
编审周文君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