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起床,李溢芳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草莓,天晴怕干,下雨怕涝,用他的话说,草莓很“小气”,要尽心呵护。来到草莓园内,他先仔细观察一遍,再做接下来的管护工作。“育苗是最关键的一步,在该阶段可以把病源截断。”这是李溢芳多年来种植草莓得出的经验。李溢芳夫妇在草莓园内管护草莓李溢芳的草莓种子来自安徽、种植经验也在安徽学来,甚至转行发展农业也始于安徽。年,家住纳雍县乐治镇化启村的李溢芳,关掉了在乐治的修车店,举家前往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在其姐的帮助下开始种植草莓。长丰县素有“草莓之乡”的美誉,虽初次接触草莓,但在当地果农和自己的努力下,李溢芳的第一批草莓就尝到“甜”,他又铆足劲,连种了两季,技术和管理经验也逐步成熟。年,李溢芳的80余岁母亲要回乡,李溢芳又举家回到乐治,在邻镇玉龙坝水淹坝村流转土地试种。经过第一季的尝试,李溢芳在纳雍也能种出了好草莓,才决定扩种。今年,他把基地牵到了乐治镇碓叉坝社区何家大土,在化启村育苗,种植从安徽带过来的品种“红颜”,草莓产业再一次在异地扎根。李溢芳在碓叉坝的草莓园“碓叉坝是乐治镇的油菜花种植基地,种植有油菜花余亩,花开时节,游人如织,草莓亦熟,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草莓园的流量也随之增加。”这是今年李溢芳将草莓基地建在堆叉坝的主要原因。目前草莓园的占地面积只有10余亩,李溢芳夫妻俩既是老板,也是工人。但因为家在此,村悉人熟,种草莓那天,化启和周边村民到基地帮忙,平时也到基地帮忙管护,这暖了李溢芳心,也坚定了他的决心:要把产业做大,带动村民一起发展。现在,草莓园内的苗一株株向阳而生,李溢芳的信心越来越足,但他仍每天小心翼翼,悉心呵护着他和乡邻这“霉”好希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恩宇编辑 王 星二审 汪瑞梁三审 李 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