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琼的散文《银杏叶黄了》中,除了描绘那金黄的银杏叶所带来的美景,还融入了音乐的元素。音乐与银杏叶,一静一动,共同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这片金黄的银杏叶,仿佛是音乐的舞台,每一片叶子都在随风起舞,与音乐共鸣。而音乐,则更像是一位温柔的叙述者,娓娓道来,与银杏叶共同编织出一幅动人的画卷。在这画卷中,美景与音乐交织,情感与思念流淌,让人沉醉其中,久久回味。
银杏叶黄了,音乐响起在杨琼的笔下,银杏叶由绿变黄,仿佛是一场秋天的盛宴。而这场盛宴中,音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陪伴。当银杏叶由绿转黄,悄然飘落时,音乐也随之响起,为这片金黄的景象增添了更多韵味。音乐与银杏叶,一静一动,相互映衬,共同演绎出一场秋日的华章。在这华章中,我们仿佛可以听到杨琼对银杏叶的深情诉说,以及对秋天的无尽眷恋。在冬日的暖阳下,这场邂逅如约而至。每当这个季节,它总会悄无声息地降临。这次偶遇,原本是一场美丽的误会。朋友在驾驶途中,因一时疏忽,误入这片如诗如画的境地。我们猝不及防地被抛入这金黄的画卷中,车轮缓缓碾过,却让人心生不舍与痛惜。
大家纷纷下车,静静凝视着这片美景。蓝天映衬下,古老的木屋前,高大的银杏树静静伫立。它们或许已经历了千年的风霜,树杆粗壮到需要两三人方能合抱。这五六棵银杏树,错落有致地生长着,正是金叶飘落的时节,满地尽带黄金甲。
我避开人群,近距离地感受着银杏的韵味。触摸那灰褐色的树干,虽然老皮粗糙割手,却难掩其生命的厚重。修长的主干上,枝条向四面八方舒展,小扇子般的叶片金黄而茂密,透出一股灵动的美感。暖阳照耀下,叶片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辉,细纹清晰可见,透明而柔软,让人心生温暖。时有村民经过,无论是手持锄头的大叔,背着背篓的大嫂,还是驾驶三轮车的大哥,都会在此驻足。在我们的感染下,他们纷纷掏出手机,选取自己认为最美的角度,捕捉几张照片或录制一段小视频,然后匆匆离去。不远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房屋的一角,口中含着一支短烟杆,也在手忙脚乱地拍摄着。他背后的木屋已经历久沧桑,褪色的对联依旧贴着。院坝里,除了中间那条常走的路外,其余地方都布满了青苔。
我好奇地走上前去询问。“老人家,您每天都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何必还要拍照呢?”他笑着回答:“姑娘,你能帮我拍一个视频吗?我想让我孙子看看。”
在进一步的交谈中,我得知这是一个名叫高山的地方,海拔近千米,隶属于离村委会有20多公里的镇远县金堡镇冽洞村的一个村民组。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较差,许多家庭选择搬迁到外面去居住。年轻人也大多外出打工。因此,这里的人口逐渐减少。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路才得以修好。
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已经去世,他只有一个孙子在广东打工。年前春节回来时,孙子给老人买了手机并教会他拍照、视频和视频聊天。最近一段时间,孙子一直在询问大门外的银杏叶是否变黄了,希望爷爷能拍一段好的视频发给他看。
“姑娘,你不知道,我每年都盼着这些银杏叶能快些变黄、快些飘落。因为每当叶子黄了,就知道孙子快要回来了。”说着,老人把手机递给我。我近距离地发现,他脸上的皱纹深刻而沧桑,腰背佝偻透露出艰辛,但声音却满是期盼。近几年,我频繁下乡扶贫,目睹了无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生活,原以为这些场景已司空见惯,难以触动我心。然而,那位老人家所流露出的深情与期盼,却让我心生涟漪。他深邃的眼中藏着淡淡的忧伤,透过眼前的美景,思绪飘向远方。此刻,我虽不忍打扰,但更想逃避这份纷繁的思绪,于是开始追逐飘落的落叶。
微风轻拂,树叶哗哗作响,宛如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起舞,演绎着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它们送走了晚秋的绚烂,迎来了冬日的简约与淡雅,将寒冬演绎成一幅动人的画卷。这不禁让我想到,经历过春耕、夏耘、秋收的季节,如今进入冬藏,是充满喜悦与成熟的时刻。
我感慨万分:在这浮生飘零的岁月里,对于上了年纪的人和事,我们总会心生敬畏;对于天地无私的孕育之恩,我们怀有无比的感恩之心。目睹这些千年古树落叶的场景,如同见证岁月深处的精灵在燃烧它们的生命之美,装扮着这一季的温馨。这样的情怀格外壮观,也深深触动了我心灵深处的情感。
老树只需吸收天地精华便能享受四季之美,而老人则需要我们的照顾与陪伴。此刻,我深切体会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深意。面对着如花瓣雨般的落叶,我忍不住想起那句“美哭了!”我的鼻子酸酸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光。因为这一刻,我品味到了美景背后的思念与无奈,就像那句歌词所唱的:“我在遥远的南方,思念北方的你。”这份深情让我热泪盈眶。大自然总会在某些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惊艳,让我们在目睹时欢欣鼓舞,思念时却痛彻心扉。同样,它也会在某些时刻,因为一些微妙的插曲,而突然引发我们对灵魂深处问题的思考。这世间的万物,都以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方式存在,或许正是这样的组合,才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才形成了种种冲击与对比,也才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坎坷与美丽。杨琼,女,侗族,年月出生于贵州镇远。她目前就职于镇远县文物局周达文故居纪念馆,同时还是贵州省写作学会的会员。自年5月踏入文学创作领域以来,她已在省内外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散文、小说等作品,累计字数达数十万。其中,她的散文集《诗意行走》已公开出版。杨琼曾多次参与贵州省写作学会组织的《走遍夜郎故土》系列丛书的采风活动,并在多本书籍中发表文章,如《苗疆古城镇远》《乌江明珠思南》等。此外,她的散文作品还被《黔东南文学60年》收录(散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