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空寺位于县城东川2公里处茹河南岸的石佛湾,属金龙村所辖,凌空高悬30多米。置身其上,面临齐刷刷的崖壁,有如登云驾雾的感觉。窟群长多米,排列有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宏伟壮观。从远处望去,只见它背后群山环抱,高峰隆起,气象雄伟;面对田园阡陌,绿野千顷;茹河水从崖下哗哗流过,如银链,似飘带,山水相映成趣,更增添了无穷的壮丽景观据考证,石空寺筹建于北魏,开凿于隋代,唐初开始造像,经明清两代改造重修,增建了土地寺、药王殿、灵官庙等,泥塑了金身,才形成了一处释、道、儒三教并存的石窟群。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年,因水灾冲毁而重修,有现存碑文记载。全寺东西走向,凌空蜿蜒,地势险峻。现存8个石窟,内有石雕佛像13尊,泥塑神偶25躯,壁画数十幅。这一石窟群,融释、道、儒三教于一体,集唐、宋、元、明、清五代文化艺术于一炉,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艺术群。石空寺又一个很鲜明的特色,就是寺内的“三教并存”雕塑历时千年而香火不衰。寺内“三教宫”内,供奉着孔子、释迦牟尼、老子三尊塑像。当地文人称“窟内释、道、儒三教杂处一堂,分享一隅,虽不似峨嵋、崆峒、孔庙的专精化一,却也别有一番异趣。”庆阳第二大石窟石空寺石窟位于镇原县东川约3公里处的茹河南岸石崖上。这里是一个比较开阔的山弯地带,环境十分幽静,石崖上的灌木丛生如盖,窟前高大的柳林似屏。石崖东西长约米,高约8米,崖下有4米厚的砾石层,砾石下原是河床,因河床早已北移,现崖下是平坦的可耕地。据镇原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这处石窟内有佛、弟子和胁侍菩萨造像,佛高约5米,弟子和菩萨高约3米。共有造像13身,是庆阳市的第二大石窟寺。石空寺石窟属红砂岩石质,原共开有两个大龛和十多个小龛,小龛均已无物。两个大龛亦有塌损,但造像保护基本完好。镇原县文化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石空寺1号龛呈长方形,长约12米,高约8米,内正中雕一佛,佛高4.7米。《镇原县志》记载:佛像端庄而立,面型丰圆,抿嘴,粗眉,眼平视……2号龛同1号龛大小相仿,内雕五佛四菩萨。佛皆立式,高4.7米,均袒胸曲肘,抿目闭嘴,螺髻高耸,面型丰圆,造型与1号龛佛基本相仿。菩萨高3米,分别立于诸佛之间,其体态亦同于l号龛菩萨,只是双手捧物于胸。1号龛和2号龛之间相距3米,隔壁有甬道,人可通行。在2号龛的东壁上有一则《石空寺公地碑记》,是清朝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刻立,字迹矫健。碑记全文为“石空寺公地碑记∕昉于大宋之国延及隆∕庆之年寺中公田由∕来已久自乾隆年河浸∕水淹其地散失今合社∕清出四十余亩东至∕郭姓西至张姓北至耿∕姓南至石崖界限分明∕自兹以往千秋百世永∕为定规固刊于石以示∕后邑养生段岳沫浴敬书∕大清朝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立。”朗朗可读,因文中有“防于大宋之国延及隆庆之年”等文字,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此窟开创于宋代,后世历有维修或扩建。建筑年代的考证镇原县文化局研究人员认为,石空寺石窟随着镇原县城的诞生而开创,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考察过石空寺,对于石空寺的创建年代大体认为属宋代或隋唐时期。按石空寺石窟的现有规模来看,具有规模大、规格高的官办石窟特色。有学者认为,石窟创建在隋唐时期也是有可能的。其理论依据是《镇原县志》中有关“镇原县城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年)始建”的记载。据《新唐书·宪宗纪》有记载,元和三年(年)正月,“泾原段请修临泾城,在泾州北九十里,扼大戎之冲要,诏从之。三月以朱士明为泾原节度使,十二月以临泾县为行原州,命镇将郝讹为刺史。”从这些记载可以推断,石空寺石窟所在地在唐为原州临泾县新建之地,建城之后,也建造了这处石窟,因为唐王朝是一个提倡佛教的王朝。唐代中后期,内忧外患困扰着唐王朝。德宗在位二十多年中,西北吐蕃族屡犯边疆,唐原州地一度被吐蕃占领,唐王朝不得不将原州内徙,再筑新城。根据《陇右金石录》收录的在镇原县城出土的《临泾城碑》记,其文曰:“临泾之筑,迹于郝讹。贞元元年讹为泾将……白于帅曰:临泾之地,扼洛川口(即水洛口,唐属潘原县),其川绝饶,利息蓄。其西大野,走戎道,旷数百里,其土乃流沙,无能出水草,当涉者尽疲。即屯临泾为休养便地,愿以城控之。”但这个建议未能得到其上司的同意,直到段祜为泾州帅时,又重提此事,得到段同意,“遂筑城于临泾,以讹部镇之。”《新唐书》和《陇右金石录》收录的镇原县城出土的《临泾城碑》记述的史实是一致的,只不过在时间上有24年的差异。石窟艺术特色研究人员认为,宋代以来,随着社会变迁与佛教的衰微,北石窟寺的兴窟造像之风逐渐趋于衰落,基本上没有新的开凿,可见,石空寺石窟是北石窟寺造像艺术的延续,它的雕刻不仅凝结了陇东宋代时期的遗风,也吸收了中原文化的营养。石空寺石窟的造像风格突出表现了宋代石雕彩绘泥衣造像的独特艺术风格,就是造像形体和神态更多一层世俗化的内涵。从窟内现存的石雕彩绘泥衣造像中来看,佛像仍显肌体丰腴之美,造型上依然有着唐代雕塑的印痕。后世研究者认为,石空寺石窟在造像工艺上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科学价值,技巧臻于纯熟,通过实地勘察解剖这些造像的工艺结构。建筑者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办法,依山造势,以岩体自然特色为基本点,雕刻成各种造像形体,并在细节上做了探索性的技术处理,刻画形象栩栩如生,最终实现了宏观与局部、整体和细节上的完美统一。在选材上更是体现了当初建筑者独具匠心的一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不让造像风蚀、雨蚀、风化,使造像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用本地河床里的沙泥为原材料直接施在石雕造像上,“因为沙泥干后硬度极高,不易风化,是一层坚固的保护膜”。当代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在选材方面的创新和突破是镇原石窟艺术的一大特色,对后期该地区石窟艺术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