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侗寨交警
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好本色
特约记者唐光新陈世波龙军何晓天
在贵州省黔东南交管战线上,有这样一群人,曾经,他们身着戎装,威武刚强,献身使命,保家卫国;今朝,他们身穿警服,英姿飒爽,践行使命,维护正义。在他们人生历程中演绎了从军人到交警的角色转变,从军营到警营,从军装到警服,他们始终不忘誓言,不改初心……
张华:“黔东南州最美退役军人”
7月20日,年度“黔东南州最美退役军人”选树学习宣传活动发布仪式在凯里举行。黔东南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六大队副大队长张华获得年度“黔东南州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张华,男,年5月生,中共党员,年11月入伍年12月复员,现任黔东南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六大队副大队长,主持大队全面工作。
张华(右二)在抗“疫”一线
年12月,一场持续30余天的低温雨雪凝冻灾害不期而至,作为新民警的他,发扬部队传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和其他战友一起开展雪凝道路灾情调查、救助被困车辆人员、撒盐融冰化雪、指挥疏导交通等工作,渴了搓一把雪解渴,累了车上睡一下,遇到危险,他总是第一个先上,轮到休息,他总是把机会给其他战友。灾情结束后,他被评为全省“抗凝冻、保畅通”先进个人。
张华(左一)在抗“疫”一线
年4月,因工作表现突出,他被支队推荐参加全州警务实战教官培训。参训后,在警务实战这个课目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情况下,相比其他学员来,他的底子薄,基础差,但是中国军人那种不服输、不怕输、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就像种子一样扎根在他心底,别人在休息,他在训练,别人在训练,他还在训练,就凭着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他硬是在本次培训中凭着名列前茅的好成绩,获得了全州警务实战教官“A级”资格,更是在年底的全省教官比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评为贵州省“省级警务实战教官”,成为贵州省警务实战教官制度开创以来,在新警期间,就获得此殊荣的第一人。在随后的工作中,他将在部队所学与警务实战及工作实际相结合,钻研出车辆查缉布控创新战法,并在工作中初见成效,抓获犯罪嫌疑人30多人。逐步成长为全省车辆盘查警务实战首席教官,年代表贵州省公安厅送教内蒙古,得到了对方的高度评价,他所编写的车辆查缉方法及流程,被公安部警务实战教官团采用,并在全国推广。
张华(左二)在抗“疫”一线
十九大安保期间,张华右膝受伤导致膝关节积水,经医院诊断,张华右膝关节严重积水。如果再不治疗,会导致半月板受损,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坏死。但工作太忙,他一拖再拖,张华从来因病而不影响工作,疼痛时,就偷偷吃几片止疼药坚持值守,从没喊过一句苦和痛,晚上还是依然带着装备去执勤,当巡逻至凯里东收费站附近时,发现一名少女正在高速路应急车道上边哭边打电话,过往车辆从她身边快速穿过她却浑然不觉,情况十分危急。他带领民警迅速将少女安全带到三棵树服务区了解情况。原来该少女系在凯读书的湖南籍学生,因跟从湖南来接她的父母约好在高速收费站外等待,却误上高速迷了路,其父母已经找了她2个小时,来回行驶了将近公里。接到民警电话,女孩父母立即赶到服务区,对民警的帮助感激不已,表示要送民警现金和物品以表谢意,张华都一一婉拒,并表示这是人民警察应做的事。女孩父母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将车上买的3个桔子偷偷放在警车上才离去。刚结束完一夜的巡逻,又接到报警,他又匆匆的赶往现场,在妥善处理了一起交通事故后,又顶着膝盖的剧痛一瘸一拐地将事故中受伤的7旬老人背到收费站,家属刚把老人接过去,他就跪倒在了地上,老人的家属热泪盈眶地扶起他,不住地说着谢谢。来不及休息半刻,他又拖着伤腿返回现场维护秩序。
《贵州民族报》(年1月9日)报道张华先进事迹
年,面对组织的挑选,面对其他人都不愿意啃的“硬骨头”,他主动申请下到全州最边远地区的后进大队----高速六大队。到大队工作后,他始终以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积极面对困难,带领全队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自力更生,打造营区环境,创造栓心留人的硬件设施;面对大队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够等短板,他以情暖心,以情带兵,找准问题,鼓励士气,切实的把民辅警当亲兄弟对待,想兵之所想,解兵之所难,在短时间内,大队的凝聚力得到加强,精气神明显提升;在初步把准大队脉象后,他又结合大队实际情况,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提高大队民辅警的业务素质,在当年全州交管工作年度表彰会上,涉及高速大队的有六个奖项,大队一口气拿了五个第一,一跃成为先进大队。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国,作为警察来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张华把家里的一切事情全部托付给妻子,每天吃住在大队,组织指挥勤务防控工作,按照白班和夜班结合、民警和辅警结合、男同志和女同志结合的原则,合理分配警力,全天候无缝隙在岗值班,配合治安等警种迅速值守从江东、榕江、水口执法站。
《人民公安报》(年7月31)报道张华先进事迹
外控源头防输入,内断传播防蔓延,张华和六大队值守民警、辅警用实际行动温暖了鄂籍车主的心,让他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受到苗乡侗寨交警的温暖。抗疫期间,大队共出动警力余人次,共排查重点车辆2.5万台次,其中湖北籍车辆多辆次、武汉籍车辆多辆次。从部队到地方,改变的是岗位,从绿色军装到藏蓝警服,不变的确是那颗始终愿意为国家、为人民付出牺牲的初心;张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伍军人,却用自己的热血和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当初对军旗许下的誓言。
王世荣:凯城爱心“守护神”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长期坚持做好事……”贵州省凯里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辅警王世荣从警12年来,时刻把服务群众当做自己的使命,做好事不计其数,被网友誉为凯城最暖心的“守护神”。王世荣,苗族,年出生于凯里市凯棠乡龙塘村。年在成都军区云南省军区边防七团特务连侦察排服役,曾获2次优秀士兵称号,2年退伍。年5月进入凯里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至今。
王世荣在部队留影
进入公安队伍以来,王世荣工作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辅警舞台上,帮助百姓,为民服务。年10月7日,王世荣和同事正在西出口查酒驾,一名妇女抱着身患急病的小孩向他们求助。王世荣和同事立即骑上警用摩托车为孩子开道,以最短医院救助。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晚间新闻》、贵州电视台及多家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刊播,上级组织对王世荣和该同事进行了嘉奖。
王世荣在岗点上
同年11月13日,一妇女乘坐公交车来凯里一中给女儿送生活费时,由于疏忽大意竟把钱包掉在了公交车座位上,该妇女急切地来到交警执勤卡点求助。王世荣了解情况后,顾不上已快到下班时间便立即骑上警用摩托车追赶到13路公交车终点站,将13路所有的公交车驾驶员逐一询问,终于在一位公交车驾驶员那里找到了下落。接到失而复得的钱包,丢包妇女感动得流着眼泪感激不尽。年12月16日下午五点过钟,王世荣在未来城附近巡逻时,突然看到一位女士焦急地抱着一个小孩,手足无措,小孩的脸上还在流血不止。王世荣立即下车了解情况,当得知是小孩在户外踩滑板脸被撞伤流血,医院的情况后,他马上拦停一辆的士,叫医院。王世荣则骑车在前面开道,把医院后,他才回家。
王世荣在岗点上
年2月26日,王世荣巡逻到迎宾大道一小区发现有辆小货车侧翻在地,他立即下车查看,看到有几百件酒碎了一地,为不影响车道通行,他加入到搬运清理货物队伍中,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将打碎的几百件酒瓶子清理干净。同年9月7日上午8点,王世荣巡逻至永丰东路碧海云天路段时,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凄惨的“救命,救救我,走开,不要咬我”的呼叫声。他就立即下车随声跑去,只见一条恶犬在撕咬一名老太太。见此情况,王世荣果断掏出警棍上前驱打恶犬,最终将恶犬赶走,救下了老太太。
王世荣在指挥交通
类似的事例发生在王世荣身上可谓举不胜举。入警12年来,王世荣究竟做了多少好事?他已经记不清楚了。
作为辅警的王世荣,也许他的生活没有什么斑斓多姿,但就是在这些最贴近百姓的急难关头,他的挺身而出,为难之处显身手。
《贵州民族报》(年10月22日)报道王世荣先进事迹
12年来,王世荣平均每年上岗巡逻达多次,开展夜查行动80多次,参与交通安保工作余次,快处轻微交通事故余起,收到的感谢锦旗、感谢信、感谢短信无数面(封、条)……他本人先后获得大队及上级部门表彰10多次,年获得凯里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先进个人”称号;年获黔东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凯里市公安局“先进个人”称号;年获得黔东南州公安局“十佳辅警”和黔东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凯里市公安局、凯里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先进个人”等称号。
王世荣获表彰
杨绍斌:不变的是赤诚之心
杨绍斌,男,年出生,2年武警青海总队服役,7年退役。年镇远县公安局蕉溪派出所辅警,年镇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勤。杨绍斌的军人作风,在交警实际工作中,体现的就是忠诚、敬业、为民。但是,他身上有一股说不明,道不清的劲,与一些同事若即若离,导致经常被调侃。笔者想在八一建军节写篇人物专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绍斌。但在笔者采访时,就有两名同事前来“揭短”。事情是这样的,笔者问了杨绍斌的一些基本情况后,就请他谈一谈在工作中做了哪些为群众、为游客服务的事情,他却没有什么话说。他说,你要问我做过哪些好人好事,这些事情我做可以,但是让我说,我却说不出来,因为这都是我分内的事情,做了就做了,我实在是想不起来。采访顿时就尬在哪里。旁边的一个同事看不下去,说道,他记不起来,我是记得的,我来说件事:
杨绍斌在办公
年7月份,笔和杨绍斌在镇远剧场执勤,是晚上,当时车流人流都很多,有一个约4岁的小女孩哭哭啼啼找到杨绍斌,说是和奶奶走丢了。问奶奶做什么去了,奶奶跳广场舞去了,不知道在哪个广场舞场跳。杨绍斌当场就要带女孩去找家人,我就说现在车流人流大,你去了,我一个人疏导不过来,造成拥堵怎么办?打个电话,让特巡警的同志来处理,这样两方面都不耽搁。你猜杨绍斌怎么说,他说群众找到我们,认定的是我们这身警服,不会分我们交警、特巡警的,再说现在缓行,特巡警赶到也要不少时间,我们都疏导交通去了,小女孩再走丢了怎么办?于是,杨绍斌就丢下我一个人,问清小女孩家住南门沟,就带小女孩回家去了。从剧场到南门沟走路也就10分钟左右,结果将近一个小时他才回来执勤,可把我累惨了。问他怎么去这么久,他说小女孩家铁将军把门,想着小女孩走丢了,家里人着急,会找回来的,就等着,结果就等了一些时间。他还说兄弟你辛苦了,先休息,接下来的疏导我来做。我都已经疏导得七七八八了,他还这样讲,你说气人不?一看有“吐槽”的机会,另一个同事也凑上前来“控诉”:我们这里有规定,交通警察不能帮助违法驾驶人缴纳罚款,结果前几天杨绍斌就帮一个违法驾驶人缴纳了罚款。
杨绍斌在办公
事情就发生在年7月22日州庆期间,当时杨绍斌在违法处理室工作,一位60多岁的刘姓老人说他与妻子是专程从湖南长沙赶过来的,专门处理一起他6年前在镇远被处罚的交通违法行为,好为他即将到期的驾驶证换证。一起6年前就被查处的交通违法行为,为什么现在才来处理?老人说他当时一忙就忘了处理这起交通违法,后来又生病,事情就拖到现在,导致不能在长沙当地处理,必须要过来处理,而且处罚单早就弄丢了,不知道怎么办。杨绍斌热情接待了他,将老人家的情况向城关中队办公室汇报,经民警查询,老人果然有一条年7月10日至今未缴纳罚款的交通违法行为,当时是因未随车携带驾驶证而被处罚。杨绍斌把处罚单号给老人,告诉老人到银行去交款,这起交通违法就算处理完毕,老人的驾驶证就能够顺利换证了。但是老人说,他们夫妻年纪大了,到银行又要排队,他们又不会操作,就请杨绍斌帮助缴纳罚款,他们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