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得用一个字来形容“隆里古镇”,那我觉得“孤”这个字是对它最好的概括。如果你想反驳我,那请暂且听听小小左的理由吧~
想象一下,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山区,在那重重叠叠的苗寨之中,突然出现一个完全是汉族人的村落。而且,这个村落经过数百年后依然固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即没有将别的民族“纳入”,也没有被其他民族“同化”。它就仿佛是一座坚硬的“孤岛”,傲娇地保持着自身原有的模样,所以它不仅特别而且“孤独”。“隆里”就像在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让人向往,同时激发着让人一探究竟的欲望。
接下来就让小小左带领大家一起领略这座“孤岛”的神秘之处吧!
“隆里”,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为明代重要军事堡垒。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西南边沿,此城建在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以唱汉戏、吟故事、玩龙灯作为它的三大文化瑰宝。
古镇非常“小巧玲珑”,主要由两条街呈十字交叉状,分别连接着东南西北四个城门。
因之前的人们由中原江南九省移入,到此地屯军,后解甲归田,融入到了这片土地之中,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隆里。“隆里”是黔东南唯一全部为汉人居住的城镇。他们的生活方式、建筑、习俗仍保持着浓厚的古老汉文化样式,建筑有江南水乡的精致、也有北京四合院的韵味。
古城蜈蚣街,又名南门大街,全程由鹅卵石铺成的一条巨大的蜈蚣图案。走在这样的街上,不知你会不会害怕呢?
隆里东门大街叫来龙街,全长一百多米,全为卵石镶嵌的一条花街。从远处一看,就像一条巨龙从黎平城西蜿蜒而来,到玉田弯突起峻峰。
陶家院位于古城东北角,是那清末陶明哲的住宅。“陶家院”分为三间搭两厢型建筑,四周围高风火墙,天井铺青石板,窗扇均为雕刻精美的木板花窗,上面雕有精致的鸟兽,其中的镂空玲珑木板雕镂更为奇特,书房内有壁画,家具陈设完全,工艺精良,装饰典雅。可见生前住在这里的陶明哲先生是一位享受生活的商人呢。
这样一座处处保留着它原有的气息,只有当你亲自前来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它的“孤”。也许在这你可以和这座古镇找到一些共鸣,也许从它的身上找到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惑的答案,这就是“隆里古镇”的神奇之处。
到此,小小左已经和大家分享完了贵州的四大古镇:“青岩古镇、镇远古镇、隆里古镇、丙安古镇。”不知你对哪一个古镇更印象深刻呢?想跟着小小左去感受更多的美景吗?那就敬请期待下一次的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