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镇远县蕉溪镇猛溪村辣椒种植示范基地,红彤彤的椒已挂满枝头,椒农们正忙着采收。只见他们用手“咔擦”一下,外形饱满的辣椒就与枝干分离开落入一旁的编制袋里。一袋袋打包好的辣椒用小货车统一转送到交易场地称重、装车。
“目前,我们基地的辣椒供不应求,很多客人向我们订购辣椒都要不到货,时常运到路上就被顾客一抢而光。”基地老板邓木松欢喜不已。当天基地就销售了多斤辣椒,收入1.8万元。
年8月8日,在贵州省遵义市“共享辣博百企惠民”展销活动现场,人们在选购辣椒制品。罗星汉摄
今年以来,贵州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辣椒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全省辣椒种植面积万亩,同比增长6.4%,预计产量万吨、产值亿元、交易额亿元。
种得好,还要卖得俏。加强产销对接,贵州一头瞄着“田间地头”,一头瞄着“市场端头”,频放大招。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主攻省内外三大市场、聚力壮大三个销售主力,贵州千方百计做好产销对接,把贵州“生态贵椒”卖出去、卖出好价钱。
上半年,贵州辣椒产销两旺。中国辣椒城交易量达10万吨,交易额达2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涉及20多个国家地区。辣椒出口额1.1亿元,产加销规模均位列全国第一。
工作人员把新鲜辣椒送上货架。肖浩摄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第5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由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辣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办,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承办。
遵义市副市长姜灵春表示,将聚焦商企联姻,精准邀商招商。届时将邀请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世界辣椒联盟、重庆德庄集团、贵州老干妈公司等国际国内知名辣椒行业组织协会、公司、科研院所和辣椒生产、加工、流通、经销企业负责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型连锁超市、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等知名企业负责人等余人参会。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用大市场推动产业大发展”,是举办辣博会的原则,也是贵州发展辣椒产业的基本思路。
聚焦产销对接,贵州通过举办辣博会、辣椒产销对接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把客商请进来、把辣椒送出去,提升贵州辣椒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7月11日下午,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举办消费扶贫辣椒产销对接会,71家省外企业和客商应邀前来采购。短短1个小时,采购2.63万吨辣椒。
7月14日,大方县举办皱椒品牌发布暨产销对接会,大方与省内外25家企业签订辣椒买卖合同,订单收购数量达4.6万吨,金额达1.2亿余元。
随着贵州辣椒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销售方式从最初“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对冷链仓储运输设施提出了新的需求。
贵州大力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为辣椒储存、运输、销售提供良好保障。年贵州全面建成7.87万公里“组组通”公路,全省冷库库容累计建成万吨,冷链运输车辆达到辆。
随着辣椒“出山”路径全面打通,鲜椒销售市场版图进一步地扩大。
“以前没有冷链,辣椒主要是销售干椒为主。现在随着冷链设施加强,每天我都有40吨鲜椒销往广州、东莞、深圳、长沙等市场。”去年开始做鲜椒销售生意的大方县椒农张天荣,今年已经靠冷链物流车运输了上万吨鲜椒到省外销售。
辣椒物流产业短板的补齐,国家级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应运而生。贵州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升级改造中国辣椒城,建设辣椒期货交割库、辣椒期货市场,打造辣椒云平台,助力贵州辣椒抢占市场先机。
在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贵州省农业农村厅、遵义市人民政府的指导和参与下,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贵州交投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中国干辣椒系列价格指数”。
上半年,中国辣椒城交易量达10万吨,交易额达2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涉及20多个国家地区。
年8月8日,在贵州省遵义市“共享辣博百企惠民”展销活动现场,人们在选购辣椒制品。罗星汉摄
——主攻三大市场——
“现在市场价格很好,我们基地种植的辣椒很受消费者喜欢,上周拉一车去贵阳批发市场,不到1小时被一抢而空,现在很多商贩慕名前来收购。”大方县大山乡柿树村辣椒基地负责人黄平说,每天10多吨辣椒从这里销往在贵阳、毕节、水城等地。
生态贵椒瞄准好市场,巩固扩大省内辣椒市场很关键。
“今年我种植了2亩辣椒辣椒长势好,预计能有1万斤左右,贵州蔬菜集团直接进地收购,销路不用愁。”桐梓县风水镇荣保村的村民赵德荣说。
当前已经进入辣椒销售的关键时期,省内各类公共机构和农贸市场、商超等流通企业火力全开,优先采销省内辣椒,进一步提高省内市场占有份额。
为了让鲜椒以最快速度端上省内消费者餐桌,贵州积极推广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企对接等多种方式,构建高效、及时、稳定的省内辣椒产销直通渠道。
在巩固扩大省内市场的同时,贵州辣椒大力开拓东部市场。
近年来,贵州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在广州、上海、青岛等7个对口帮扶城市和目标市场,建立贵州辣椒产品旗舰店或展销中心。在兰海、沪昆等高速路沿线地区,在服务区建立了销售专柜和推介窗口,拓展销售渠道。通过整合东西部资源优势,打造辣椒产销联合体,进一步地壮大贵州辣椒在东部市场的占有率。
今年6月,在贵州省“9+3”县区特色农产品上海产销对接活动上,包含辣椒在内的30多个具有贵州特色的农产品空降上海,现场意向交易量达1.3万吨,金额达1.5亿元。进一步巩固辣椒入东部市场,长期稳定的供销渠道。
7月19日,晴隆县鸡场镇的田坝村一片热闹景象,村民们忙着采收辣椒。当天采摘的12吨新鲜辣椒是销往广州、深圳市场的第一批货,往后将每日按10吨定量出货,持续走货万斤。
“黔货出山”,军队也是大市场。省委军民融合办和省军区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军区牵头、双拥搭桥、政府助力、企业拥军的模式,打通了贵州辣椒进军营的快速通道。
7月29日,“黔货出山进军营”贵州农副产品供应东部战区陆军发车仪式在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举行,28吨贵州农副产品启程运往东部战区陆军。贵阳农产品物流园里,长顺的线椒搭乘5辆货车,直接发往东部战区陆军军营食堂。
贵州鲜椒进军营,少不了辣椒酱作伴。年5月到年5月,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累计向军营供应30万瓶、价值多万元的辣椒食品,预计今年底销售量将突破万元。
辣三红。贵州画报向忆峰摄
——壮大三个销售主力——
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老干妈已成长为国内生产和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形成日产量超过百万瓶辣椒制品的生产能力。产品畅销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在贵州辣椒制品行业,苗姑娘是继老干妈之后正声名鹊起的行业代表,通过不断创新、转型和实施差异化战略,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新路。
目前,“苗姑娘”牌辣椒产品已进入沃尔玛、华联等多家大型商超,小型超市超过家。“苗姑娘”牌“袋装精制油辣椒”还成为首都航空、南方航空、西南航空等5家航空公司的配餐产品。
龙头企业一边连着生产,一边连着市场。贵州不断加强与国内大型流通企业的对接合作,加快引进、培育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联结产销两端的龙头企业,通过发展直供基地、订单农业,减少销售中间环节,提高辣椒销售效益。
年,全省辣椒制品产能90万吨,实现产值亿元。形成了以“老干妈”为龙头,“辣三娘”“山里人”“乡下妹”“明洋”等为代表的加工企业集群,生产9大系列70多种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
龙头企业强大的销售带货能力,让贵州辣椒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而让贵州辣椒火起来的,还有一群常年奔跑在各大交易市场的辣椒经纪人。
7月5日,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中国辣椒城”,辣椒经纪人蔡吉高指挥工人把5吨“子弹头”干椒装车发往日本。儿子蔡昌远毕业后子承父业,也成为辣椒城里的一名职业经纪人。
像蔡吉高父子这样的辣椒经纪人,在遵义有多名。他们带着贵州辣椒跑市场,用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和人脉,广开渠道,让贵州“小辣椒”融入国际“大市场”。
经过30余年发展,从种植辣椒的农民到销售小商贩,到辣椒经纪人,再到公司化销售,辣椒经纪人高度职业化,成为贵州辣椒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与壮大,进一步贵州辣椒乘上网络快车“泉涌”出山,风行天下。
5月24日,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的农家小院里上演了一场“红红火火”的直播。短短2小时内吸引万人的视线,六款辣椒产品共计卖出单,在抖音、快手、遵义优品三大平台的销售额达到多万元。
7月18日,第5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网上辣博会”启动,利用“互联网+”“买辣网”“京东”“淘宝”等形式和平台,进行“辣博会”及贵州辣椒产业产品的展示展销、线上交易和宣传。截至8月9日,电商平台专题促销活动参与商家达家,累计带动销售金额万余元。
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村电商三大主力联合发挥威力,建设出一条“产销智慧对接链条”,助力贵州辣椒勇立市场潮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维维
编辑方春英唐怒娇
编审陈毓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