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及我的名字,群众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小伙子能吃苦,他工作太忙了,基本上都是晚上来,有什么困难只要和他反映,准能成。”
我叫王才煊,是镇远县青溪镇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负责党政办全面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始终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对工作的敬畏,将贫困户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而久之他们把我当作了家人。
入户走访
说到后山村四方组贫困户曾国祥,寨上的老百姓无一不感到欣慰。年以前,曾国祥一家7口生活在一个偏远山村里,4个子女每天徒步5里上学,夫妻二人骑个二手摩托每天往返几十公里去岑巩做泥水工,特别是到了冬天,天冷地滑,孩子写字的手全是冻疮,大人骑车十分危险,生活没有奔头。年正好赶上了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我得知他房屋装修有所顾忌,便第一时间借给他1万块钱,动员其搬迁到青溪镇慢坡安置区。搬迁后,子女上学从原来的徒步到现在的公交,生活燃料从原来的柴火到现在的电力,就连取暖都用上了电烤炉,生活条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日常的开销却比以前大得多。 搬迁是途径,生存才是目的。除低保保障外,每月还需多元的开销,才能保证家庭的正常运转。为了贫困户能在慢坡社区扎根生活,无后顾之忧,我了解他们夫妻的就业意向和存在的困难。几波周折后,最终通过朋友帮助在一个施工队伍工作,夫妻二人每日在工地干活,月收入元以上,目前稳定就业,子女安心读书,老人在家养老。
步行挑物资送到贫困户家中
原本贫困的家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善了家庭生产生活环境,让他们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直到现在,每次去家访,曾国祥都会说:“小王啊,当初听你话搞对了,现在搬到这里娃娃读书方便多了,平时的玩伴也多了,我们夫妻也有活路做。”每次听到这里,我都会欣慰地笑了。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这几年中,长期关节炎难以行动的贫困户朱尚炳、糖尿病的唐德英,都是我无数次开私车从家中送到青溪卫生院,再接回家,抽空给他们买药、擦药、送饭,就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在村里,贫困户稍有劳动力的几乎都外出务工了,只有少部分孤寡老人都留在家中。他们生病的时候无非就是希望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因此,尽己之力,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了。我帮扶的其他几户,都是主动了解劳动力的就业意愿,除省外务工的劳动力外,其余劳动力全部千方百计协调在园区企业和镇内餐馆、饭店等岗位就业,目前帮扶的5户贫困户劳动力全员就业,贫困户持续增收,脱贫效果明显。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时刻,我将继续耕耘,做好不负时代的“赶考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徐伟整理
见习编辑梁珍情
编辑孙远铭
编审王璐瑶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