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今日,凯里解放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双十一购物节?

光棍节?

你以为只有这些吗?

当然不是了!

今天我们要介绍11月11日的一个重要身份

就是——

年11月11日,炉山(凯里)解放

凯里:昂首奋进新时代跨越发展谱新曲

新闻提示: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炉山(凯里)社会政治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加上当时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工业商业萧条,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年11月11日,炉山(凯里)解放。

硝烟过后,凯里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勤劳与奋斗谱写出一首首振奋人心的团结之歌、奋斗之歌、巨变之歌,描绘出一幅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辉煌画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在时代浪潮中,凯里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唱响昂首奋进、砥砺前行的时代赞歌。

01:59

年初,华中地区已接近全部解放,国民党南京政府早已摇摇欲坠。但国民党反动统治为了摆脱彻底覆灭的命运,垂死挣扎,顽固抵抗。国民党企图把贵州作为反共反人民的“根据地”,加派兵力把守,采取“黔人治黔”方法,任命谷正伦(安顺人)为贵州省主席、贵州绥靖公署主任。谷正伦在黔执政时期,贵州人民长期处在血腥恐怖之中,民心不安。

在炉山,为加强反共防共力量,谷正伦任命社会处主任秘书、中统特务冯绍棠为炉山县长兼县常备总队长,军统特务蒋泽霖(蒋启文)任常备总队副总队长,并采取一系列强硬的反共措施。

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16、17军及三兵团10军,在邓小平、刘伯承的指挥下,分别从湖南邵阳和桃源地区出发,挺进贵州。11月7日上午,解放邻县玉屏,当日下午,解放镇远东大门羊坪乡。第二野战军五兵团16军46师迅速向镇远进军,解放军部队势不可挡,国民党官兵预感到末日来临,撇下镇远慌忙逃离。8日清晨,五兵团16军46师团首先突破盘山险关,飞兵直下,当日解放镇远。

此时,驻扎在炉山的国民党官兵早已闻风丧胆,人心惶惶,匆忙弃城逃离。反革命分子头目冯绍棠非常仇恨革命军,坚持反动立场,妄图负隅顽抗,下令清平“防剿大队”(有余人枪)“死守炉山县城,阻止解放军前进”。李光庭(中共凯里小组主要负责人)当时任国民党常备总队第二中队长,他立即召集会议研究对策,决定孙鸿涛(民主人士,帮助共产党地下活动)、王毅(中共凯里小组成员)去做清平“防剿大队”的争取工作;李光庭随冯绍棠撤走,以掌握常备总队。孙鸿涛、王毅向“防剿大队”大队长陈鹏讲明形势政策及利害关系后,陈鹏接受李光庭等领导,即将“防剿大队”撤离县城,驻于老鸦山待命。这次争取守城的清平“防剿大队”的果断行动,扫除了炉山解放的障碍,粉碎县长冯绍棠的守城计划。

11月11日,第二野战军五兵团16军46师团先头到达炉山县,在中共凯里党小组的协助下,兵不血刃,顺利解放炉山县。

在此期间,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溃兵到处烧杀掳夺,无恶不作。国民党49军一部败退炉山时,放火焚烧炉山县城,李光庭率常备部队及时把火扑灭,保住炉山县城及人民的财产。解放军到达炉山后,王毅和孙鸿涛积极协助解放军部队张贴标语、《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简称约法八章),组织散离人员回城,并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政策,传播解放军胜利的消息,组织群众敲锣打鼓、吹芦笙、载歌载舞欢迎亲人解放军,欢呼庆祝炉山胜利解放。(凯里市委党史研究室唐军娥供稿)

发展成就一城山水一城歌

年11月11日,炉山县(今凯里市)红旗迎风招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日夜兼程,攀越高山峻岭,行进崎岖小道,爬悬崖,过急流,挺进炉山县。

进城路上,挤满欢迎的群众。这是人民期盼已久的和平。

这一天,炉山解放,中共炉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时宣告成立。   那时候,炉山是一个偏僻、落后、闭塞的小集镇,城区范围有0.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人。   当硝烟散去,凯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跨越。黔东南州把州府从镇远搬到凯里后,凯里迎来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最初的龙头河大桥,到后来的公路和桥梁的相继建成通车,特别是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更让凯里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20世纪80年代初,凯里市由一个以农业为主、地方工业及薄弱的县级市,成长为一个以电子、纺织、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

年7月,挂牌成立凯里经济开发区,再次把凯里工业化进程推向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凯里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旅游向“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转变,实现从单一景区向全域旅游迈进。聚焦全域旅游,打造全景凯里,实施城市绿化亮化提升工程,实施“美丽乡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城乡面貌和管理水平提质升级。

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城镇建设、旅游+工业”全面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与苗侗文化、康养产业、特色餐饮、交通、工业等深度融合发展。

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凯里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打赢一场又一场脱贫攻坚“硬仗”。贫困人口由年的人减少到年的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21.62%降低至2.37%。   今年,凯里市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全力推进“春季攻势”“五个专项治理”“夏秋决战”等重大行动,强力实施“大战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动,按照全面摸排掌握底数、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查缺补漏提质增效、精心准备迎接评估四个阶段,强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优化战术打法,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全力以赴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70年,凯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的凯里,山门开了。从湘黔铁路、株六铁路复线、沪昆高速公路和国道相继开通,到凯里黄平机场通航和沪昆高铁、贵广高铁建成通车。从凯里出发,半小时到达贵阳,4小时到达广州,8小时到达上海。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逐渐成形。   容颜变了。昔日不显山露水、默默无闻藏在“深闺”的城市、村落,经历城镇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精雕细琢,如“明珠”般璀璨夺目,成为游客向往之地。

日子好了。从“衣穿一冬”到“日有华服”;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从筒子楼到单元楼,再到商品房、高品质小区,以及电梯房、移民小区;从上不起学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从乡村诊所到家庭医生上门签约服务……70年来,一个个社会事业发展带来的变化让群众真实感受到“幸福提速”。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一系列脱贫攻坚“组合拳”拳拳到位。

70年来,凯里市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元;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元,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年,城镇化率提高到72.35%。

70年,凯里人民用勤劳与付出谱写出一首首振奋人心的团结之歌、奋斗之歌、巨变之歌。

剿匪故事

革命战士李光庭:

为革命潜伏敌营十余载

李光庭,年出生于贵州省松桃自治县大路乡寨冠村一个贫寒家庭,从小就有为人民干一番事业的愿望。

年,李光庭加入贺龙部队,随军参加北伐,接着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来折回湖北打入驻崇阳的国民党军队85师教导大队任班长,年春,经舒保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85师,李光庭积极协助舒保初秘密组织官兵起义,因“崇阳事变”失败,回到贵州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在贵阳、凯里、麻江、雷山之间,他团结有志青年,发展革命武装。年11月,在凯里老街李长青家楼上秘密成立中共凯里地下小组。年冬,他带领数百人的革命武装登上雷公山欲建立革命根据地,由于种种原因,两次上雷公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行动失败。

年秋日的一天晚上,李光庭利用自己炉山县(今凯里市)常备总队二中队长的身份,悄悄带领自己的部下来到军统特务蒋泽霖家中,劝蒋泽霖投诚起义。同时,他又拿出共产党的书籍给蒋看,蒋大为震惊,他不曾想到,自己的得力干将竟是共产党。看到书籍,蒋下意识摸一下口袋,面露不悦,但他心里明白,今天就是鸿门宴,他余眼环顾四周,全是李光庭的得力部下,正盯着他口袋的枪。

他静坐下来考虑良久,在李光庭的再次耐心劝说下,最终答应投诚起义。因此,凯里的武装力量很快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为凯里和平解放奠定良好基础。   为尽快掌握更多武装,李光庭加紧进行迎接解放的工作。在李光庭的领导下,凯里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政策,传播共产党的胜利消息,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谣言和对共产党的诬蔑。   解放前夕,炉山县长冯绍棠坚持反动立场,命令清平民卫大队死守炉山。   李光庭得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决定由凯里党小组成员王毅、孙鸿涛设法将清平民卫大队拉出炉山,李光庭随常备总队到凯里,便于随时打破冯上山打游击的计划。就这样,在李光庭等一批老一辈革命战士的努力下,年11月11日,解放大军不费一枪一弹,顺利和平解放炉山。   11月15日,县委书记崔方亭、县长孙紫芳带领接管干部到达炉山,随后,与李光庭等人在孙鸿涛家见面开会,会议研究在3日内把地方武装带到县里改编。经王毅等人做工作,清平民卫大队从万潮老鸦山被带回炉山县城改编,21日,李光庭带领常备总队余人,步枪支、轻机枪3挺、重机枪2挺到炉山改编。不久,李光庭奉命到贵阳执行剿匪任务,在侦察敌情时不幸牺牲,时年44岁。   李光庭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坚守对党的忠诚和理想的信念,潜伏敌营十余载,顽强战斗,英勇献身,为革命的胜利尤其是凯里的解放屡立战功,他的传奇的人生及革命事迹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和怀念。(凯里市委党史研究室唐军娥供稿)

来源:凯里市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