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城墙简介:镇远城墙主要由卫城垣、府城垣、四官殿组成。其中,卫城垣位于镇远县城?阳河南岸,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西起老西门,东至龙头溪往金堡路口,围成一圈筑成。墙周长米,墙高4.3米,面宽2.6米。城墙外沿,修筑有个垛口,筑有城楼和城门五座:即东、西、南、上北门、下北门。府城垣位于县城北石屏山上,西至天后宫山头,东端到“白米倒斗”景点,被誉为“江南的塞外长城”,又称“苗疆长城”,全长2公里,高5米,面宽2.78米,沿北侧砌成垛口,每个垛口0.7米见方,上顶宽2米,全部用方正青石砌筑,凝结材料为糯米石灰砌浆。俯瞰镇远古城。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青摄四官殿始建于明代,年、年、年历经三次大维修,由正殿、钟楼、石拱券城堡组成。因二层正殿供奉战国时期的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位将军神像而得名。大门有:“四观殿,殿四观,观山观水观日月,三义宫,宫三义,义买义卖义经营”楹联,故又称四观殿。年,镇远城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远县文物管理局局长吴寿军:一砖一瓦皆是宝镇远地处由湘入黔的要道,又是水道要津,故商业较繁盛。镇远县文物管理局局长吴寿军介绍,其城墙自建成以来,历代都有维修保护,如清咸丰六年(年)对卫城城墙进行过维修,碑记镶嵌在上北门以西米处;清光绪初年,?阳河水猛涨,冲塌西门北侧城墙一段、形成决口8.8米左右,经光绪九年(年)及十九年(年)两次修复;民国二十五年(年),专员华洸组织维修过一次,修复城堤30余丈;年,镇远又对1.5公里的卫城墙进行过维修。镇远府城垣。龙世才摄近年来,镇远县文物局积极申报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镇远城墙进行修缮,年至年对卫城垣、府城垣、四官殿进行了系统性修缮。除了大规模修缮外,还积极进行日常养护,如每年不少于两次对城墙的植被进行清理,对卫城墙墙体安全进行观察监测等措施。“古城墙遗迹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和深厚滋养。历尽沧桑而弥坚的镇远城墙,是镇远的历史文化见证,也是研究镇远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开放与包容。”吴寿军说。镇远古城老街。罗星汉摄(贵州图片库发)吴寿军认为,对镇远古城来说,要不断立足景区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做深、做实、做精文化遗产文章,坚持文化铸魂,秉持传承创新融合发展理念,深度结合景区资源禀赋和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注重突出景区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深入发掘蕴藏于这座古城的文化基因,把它夯实如像城墙一样,让文化遗产绽放绚丽光彩。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江南编辑/黄若佩二审/姚曼三审/黄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