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乡侗寨的深山中,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在农户红通通的炉火旁,群众总能看见我忙碌的身影。
我叫骆绍勇,从年8月任黔东南州镇远县金堡镇党委书记至今。
自任金堡镇党委书记以来,我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是我镇党建创优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落实责任是搞好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将基层党建作为工作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党建目标进一步明确,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并就党建工作履行情况做出承诺,广泛接受监督。我坚持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紧紧围绕“以抓民生为保障”、以“四个坚持”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目的”的工作思路,突出以上率下、知行合一、强筋壮骨三个方面,抓实抓牢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抓好作风整顿,全面完成“民心党建”各项工作任务,为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只有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真正地让群众脱贫致富。班子会议和日常干部例会上,我提及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发展产业。这几年,我紧乘脱贫攻坚的好政策“东风”,带领全镇干部狠抓产业项目建设。在我的全力带领下,在全县乃至全州小有名气的花椒基地,已在金堡镇生根发芽,卓有成效。
今年10月份,正值秋冬种时节,金堡镇烤烟大村羊满哨村60多个烟棚闲置了下来,我频频前往村里动员群众发展秋冬种。如今,该村依靠秋冬种成功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之路,把群众带上了脱贫致富的“快速通道”。
同时,我还强抓村容村貌建设。通过召开村组会、院坝会、火坑会等方式,组织干部在全镇范围内和各村的党员群众一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废弃房屋,清运村寨垃圾、杂物,更新文化墙等,给群众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一幅幅美丽的乡村新画卷也展现在群众面前。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我认为,只有我们的群众从骨子里想脱贫致富,才能真正地战胜千百年来的贫穷。贫穷不可怕,怕的是我们有“穷”思想。不动脑,不想方设法脱贫,那贫穷就会跟随我们一辈子。只有思想上不懒惰,才能战胜贫困,拔出穷根。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勇挑重担,承担起全镇经济最落后的贫困村的帮扶工作。始终把“结穷亲、帮穷户、心连心”作为帮扶的主导思想,心系贫困群众,帮扶户的大事小事,总是记在心头,尽心办好。
贫困户杨俊林在未纳入贫困户之前,家里的经济来源仅靠种植农产品,加之人口多和子女上学,每每到开学的季节,总为筹集学费发愁。得知情况后,我亲自上门面对面讲政策、谋发展,给杨俊林树立了很大的脱贫信心。如今,杨俊林通过发展葡萄种植,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很多,种植规模不断地在扩大,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贫困户杨秀进原本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全家的日常生活开支仅靠他一人务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家里的住房条件也很差。得知这个情况后,我多次上门动员杨秀进易地搬迁,杨秀进欣然答应,一家人住进了宽敞舒适的搬迁房。后来杨秀进有创业脱贫的打算,却为创业资金担忧。我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帮助杨秀进争取获得创业扶持资金。而今,杨秀进的腻子粉厂在镇远县城办得有声有色。两年的时间里,杨秀进创业成功了,腰包也开始鼓了,被社区里的男女老少称之为“小老板”。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逐一入户走访、环境卫生整治、农户产业帮扶等仍然是我的日常工作,丝毫不敢懈怠。
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亲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时刻放在心上,定能在这收官之年给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潘金勇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徐伟编辑韦一茜编审杨仪李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