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冯!在家没?”我如往常一样来到老冯家门口就习惯先吆喝一声。“在勒,聂老师,赶紧到家里来。”老冯洪亮的声音答应道。
我进门一看,老冯正在给猪仔准备早上的食物。见我来,老冯笑眯眯地丢下手中的饲料袋,洗洗手,邀请我到收拾得整洁有致的客房里坐了下来,冲了一杯热腾腾的茶,饶有兴致地和我攀谈起了这两天的猪市行情。 我叫聂永兴,是镇远县委党校的一名干部。年9月我来到了大地乡河坝村,正式成为了一名脱贫工作人员,也正是这一年,河坝村大田坝组的老冯成了我的帮扶对象。 老冯叫冯顺国,现年71岁,全家4口人(夫妻2人,一个儿子,一个孙子),多年来,由于家里耕地少,妻子患有糖尿病和精神疾病,一直依靠药物治疗,医药费用开支较大,老冯一家人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线以下,再加上几年前老冯儿子冯绍华和儿媳离婚后,一气之下外出打工,把还在念小学的孙子丢在家里,二老既要忙着干农活养家糊口,又要照顾孙子,这无疑让一家人本就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 在我到来之前,老冯是县委党校阳广伟同志的帮扶对象,期间阳广伟同志积极为老冯申请了危房改造款项,让老冯家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子,在阳广伟同志的努力下老冯家的住房、医疗、孙子的教育都有了保障,于是老冯家接下来如何发展致富成了我到岗后的首要任务。 在明确工作重点后,我便对老冯家的致贫原因进行了认真梳理,对想不通的问题,我积极向其他帮扶干部及上级领导请教,主动了解相关产业扶贫政策,努力为老冯家寻找脱贫致富的办法。 由于老冯年事已高,不再适合外出务工和干较重的体力活,但考虑到老冯在养殖上有一定经验且勤劳肯干,我仔细斟酌后认为,养殖对老冯来说是个脱贫致富的好办法,俗话说:“富人不断书,穷人不断猪”,于是我就给老冯提出了养猪脱贫的建议,老冯欣然答应。但老冯想了想自家仅有的一间破猪圈和养猪需要的资金成本,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正在老冯一筹莫展之际,我得知大地乡乡政府正在启动种养殖补助项目,于是我根据老冯的实际情况第一时间上报申请,经过努力,我为老冯争取到了5万元的特惠贷贷款,这看似不多5万元钱对老冯来说却是雪中送炭,有了经费的支撑,老冯养猪的信念算是彻底坚定了下来。老冯拿到钱后,对这笔钱的使用进行了认真的规划,老冯说:“我有两个计划,一个是要花一部分钱新修猪圈,环境好猪才能长得好;另一个是要喂猪仔的同时买头母猪一起喂,争取长期搞下去”。
对老冯富有远见又切合实际的打算我完全赞同,于是我与老冯一起商量之后,建议老冯用3万元在院子里新修猪圈,再用元买2头猪仔和一头母猪,其中两头猪仔是尽快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母猪是长期发展的保障,剩下的钱用来购买饲料、药品及作为养猪的日常开销。就这样,老冯的“养殖场”正式搞了起来。 但是前路并无坦途,在接下来的养猪过程中,老冯发现以前所谓的养猪就是养头过年猪,随便割点猪草加点粮食煮来就喂,现在追求生长周期短、见效快,传统的饲养方法根本行不通了,面对如何根据猪的生长周期科学搭配饲料、如何科学喂养母猪及如何防病治病等一系列问题,老冯又犯难了。 作为帮扶干部,老冯所急便是我之所急,我四处打听后,得知乡政府即将要开展农村养殖技术培训,我便积极为老冯争取培训机会,让老冯得以参加培训,对于这样的培训机会老冯自然也倍加珍惜,他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还积极把心中存有的疑问向培训老师咨询。 培训后我询问了老冯的收获。“从猪圈环境的布置、饲料的搭配、猪在不同阶段的生活习性、日常疾病的预防和处理以及养母猪的相关知识我现在都基本掌握了,养猪还真是门大学问呐!”老冯兴致勃勃的说道。 近两年,猪肉行情向好,老冯终于靠养猪在经济上打了翻身仗。年,出栏了两头肥猪和19头猪仔,收入近2万多元;今年上半年又出栏了7头猪仔,收入1万多元,现在老冯猪圈里还有2头肥猪和7头猪仔待售。 “猪仔的价格已涨到40多元每斤,这价钱可以哦。”老冯高兴地对我说。两年来,我除了帮助老冯实现养猪脱贫致富,还一直与他儿子冯少华保持联系,鼓励他在外学门技术,这么好的时代,一技在手,吃穿不愁。如今,老冯的儿子在南京学会了地板安装技术,有了稳定的工作,孙子也进入了羊场中学,一家人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改观,生活其乐融融,老冯憧憬着未来的新生活。
回想在脱贫致富道路上奋斗的这几年,老冯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啊,是党的关心和帮扶干部们的努力让我家得以过上了好日子,圆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小康梦”。看着老冯一家人的的幸福笑脸,让我觉得这一切都劳有所值,倍感欣慰。 遥望未来的筑梦征途,我将继续坚守岗位,与其他帮扶干部携起手来为更多“老冯”的致富之路努力。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徐伟
编辑王小婷
编审王璐瑶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