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苗寨到镇远,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山峦叠嶂,一路上云烟缭绕,一路上遐思无限。
在镇远汽车站,经过询问方知从汽车站到景区,搭乘一路公交,两元钱即可,而且这趟公交是可以开进景区的唯一一趟交通车。祝圣桥站下了车,米之内、客栈一家挨着一家,看上去挺干净的,我们住的这家,小姑娘说话很快,做事麻利,一举一动落落大方,恰似镇远古镇给我的第一感觉。
傍晚,在小姑娘的推荐下,我们来到一家颇具特色小餐厅就餐。临水而坐,边吃边看。对面的山,眼下的水,桌上的酸菜鱼,米豆腐,美景美味还有美丽的心情,旅途的劳顿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原来,所谓的说走就走,它误解了旅游的意义。原来,真正的旅行,需要承担的勇气,需要审美的眼光,需要一颗温润的心,而此刻。我的心已经被澄明的水色浸染,我的胃已经被美味的菜肴安抚。
作为贵州热门的旅游胜地镇远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也是一个多元化融合的古城,这里汉民族与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被专家称为“世界文化保护圈”。
“欲据滇楚,必占镇远”。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作为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的镇远古镇,自古就是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捷径和必经之地,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
漫步在“山雄水美”的镇远古城,看古街巷曲径通幽,赏石桥城垣错落有致。可谓是一步一景,步步生辉,景景相连。
晨曦里,光影下,遥望由祝圣桥、青龙洞、万寿宫、紫阳书院等组成的青龙洞古建筑群,那规模的宏大壮观,那构造的精巧别致,让我不得不驻足,不能不慨叹。
夜幕降临时,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的舞阳河上,乘船夜游的人不少,而我更喜欢临水而坐,看两岸的灯影婆娑,看水上的游船摇曳,看石屏山的傲然雄姿,在山水浑然一体,倒影如诗如画的景象里,流连忘返。
无论夜色美好,不管山水如画,在镇远,最让我痴迷的还是古巷。
来镇远的第二天一早,我们从四方井巷走进,循着青石板路,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在一步一感叹间,读千年古镇的沧桑。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台阶,或旖旎向上,或蜿蜒而下,一条条四通八达,一缕缕馨香缭绕。从复兴巷到仁寿巷,从石牌坊巷到米码头巷,曾经门庭若市的宅院,曾经繁华富贵的场景;而今,历经岁月的洗礼,留下斑驳的印迹。
倘若说镇远是一座千年历史文化的迷宫,那么古巷就是这座迷宫的入口,一旦走进,便会迷失;越是走近,越想迷失。
坦白说,来镇远之前我一直无法想象的它的“与众不同”;来镇远之后,我始终无法描摹它的别具一格。
穿行在古巷里,游走在古老和时尚交融的院落间,最绝的便数“歪门邪道”了。在这里,几乎所有的院门都是斜斜地对着街道,即所谓“邪”(斜)道,据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又能“财不露白”。
面向修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傅家大院,我细细地打量着,张望着:据说这座当时辅佐君王的良臣官宅,目前由傅家传人居住也是镇远唯一一座,由自己祖辈代代相传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的古宅。
从四方井巷到冲子巷,游走在“歪门邪道”间,在远离喧嚣的静寂里,畅想着,思量着。古巷犹如一条隧道,通向了历史,铺开了往事。
“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想到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在《镇远道中》写下的这篇诗作,我的心又一次被撼动。
走过那么多的古镇,穿过那么多的古巷,唯有镇远的小巷独树一帜,因为是依山而建,因为远离繁华,因为幽谧安宁。(所有图片皆为作者原创)
原创不容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