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次脱贫攻坚检查工作中,检查组人员深入到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乡屯上村龙崩组低保贫困户、护林员邰某家里进行入户走访,邰某因想伺机套取更多的扶贫政策,对检查组的提问没有如实回答,告知检查人员家中没有柜子、缺少粮食、缺少铺盖等,与事实严重不符,对当地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事后,通过政策宣传教育,邰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亲自写了书面检讨,并接受停发其护林员报酬的处理,还在群众会上作了检讨。(12月18日《新京报》)
为套取更多的扶贫政策,不如实回答问题,反而“哭穷”,是一种典型的“赖贫”。“赖贫”的贫困户,不知道满足,不懂得扶贫干部的辛勤付出,不懂得感恩,只知道不停地索取扶贫政策,却不想用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不争气又可悲,不老实又可恨,让公众见识了“赖贫”的丑陋嘴脸。
然而,“赖贫”的贫困户不在少数。“赖贫”方式也各具特色,有哭穷“赖贫”的,有刺激“赖贫”的,有指桑骂槐“赖贫”的,有攀比“赖贫”的,有“要挟”味道“赖贫”的,一户比一户“厉害”,似乎“我穷我有理,越穷越好”,简直太厚颜无耻了,惹得帮扶干部敢怒不敢言,还得好言好语相劝。
前段时间,一位联村扶贫干部的朋友对笔者说,其所联村的一户贫困户已经享受了好几项扶贫政策——新建房屋补助、孩子上学补助、减免医疗养老保险、为其浇灌场院、安排当村清洁员等。在迎检时,竟然间接反问脱贫攻坚检查组人员:“给台电磁炉就脱贫了吗?”明明享受了好多扶贫政策,帮扶干部还送了电磁炉、衣架等给其,仍然不满足。凡此脱贫迎检“哭穷”,均是典型的“保姆式”扶贫催生的“赖贫”。
“保姆式”扶贫催生“赖贫”,根源在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贫困户一“哭穷”,帮扶干部就给其送米、面、油等救济物,还不忘给点零花钱拿去娱乐,没有家具就给买沙发、桌椅板凳,送电视、洗衣机等。贫困户在一起闲聊,“帮扶我家的干部又给我送什么了,帮扶你家的送没有?”,没有收到东西的贫困户心理自然不平衡,甚至有人传授经验,也就学会了“哭穷”。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已成为扶贫工作中的普遍现象,越发滋生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明显不利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脱贫攻坚不应该被贫困户“哭穷”所绑架,凡是不利于脱贫攻坚的因素,都应该清除。以往,面对“赖贫”,各地都很宽容,往往以讲道理为主,大不了就是口头上批评下而已。好在终于对“赖贫”不再宽容,除了批评教育之外,还取消其所受到的照顾性政策,甚至还要在群众大会上公开检讨,张贴公告广而告之,丢丢脸,现现丑。可见,“哭穷”、“赖贫”的成本蛮大的,有了这样的教训之后,想必贫困户“哭穷”行为会有所收敛。
总之,“保姆式”扶贫催生“赖贫”,影响坏,危害大,应当立即刹车。否则,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打着呼噜也能拿钱”的思想,明显与“扶贫先扶志,着力消除精神贫困”背道而驰,越发不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
转载需授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