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饲养的羽黑瑶鸡已经全部卖完了,这是本月刚投放的第二批鸡苗。”望着茁壮成长的鸡群,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石桥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通脸上的笑容格外明媚。
步入石桥村,远远便听到鸡群咯咯哒哒叫得欢快,给寂静的山林间增添了些许热闹。循声看去,只见一只只神采奕奕的雄鸡,正在树下悠然觅食,好不自在。 久违的阳光倾洒而下,山间云雾慢慢消散,空气格外清新。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草木的芬芳气息。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年7月,由石桥村党支部牵头,先后整合扶贫资金52万,并发动村干部筹集资金10万元,成立了镇远县宏桥农民种养殖合作社,种植红桃和脆红李余亩。 “通过土地和资金入股的方式,许多群众积极加入合作社,全村产业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潘文通介绍,目前合作社有股东33名,其中村干部5人,群众28人。 为进一步用好用活为林下资源,年11月,该村实行村级合作社代建、代管、代养、代售的循环运作模式,探索发展林下鸡养殖。
“咕咕咕咕……”报京村村民邰小弟吆喝着,将玉米粒抛洒出去,引得鸡群蜂拥而至,争相抢食。“这些鸡生长于山林中,鸡肉紧致、嫩滑,口感极佳。”邰小弟说。 长得好,更要卖得俏。今年,受疫情影响,石桥村羽待出栏黑瑶鸡销路受到一定影响。所幸,在贵州民族大学的倾情帮扶下,这些黑瑶鸡得以直通高校餐桌。
产业扶贫是乡村振兴最有效、最直接的衔接点,做好产销对接则是产业扶贫最关键的环节。石桥村林下鸡销售渠道单一,成为众人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如何打破僵局、快速发展? 在经过细致探索后,今年10月,石桥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镇远县富华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为该村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通过村党支部沟通整合贫困户,共同向县、乡两级申报扶贫产业项目,贫困户出土地和量化到户的扶贫资金,镇远县富华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出管理和技术以及年固定投资比率的分红资金,避免贫困户缺技术、缺资金、缺管理以及抗风险能力弱的缺点,共同引领报京乡林下养鸡产业发展。” 报京乡党委副书记姚伦权介绍,目前报京乡林下养鸡项目共投入扶贫资金近万元,年出栏量预计将达到5万羽,覆盖石桥、报友、贵洒三个行政村。
既用活了树林子,又鼓起了群众“钱袋子”。镇远县报京乡用好用活山上、林下等资源,因地制宜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把脱贫致富的步子迈得更轻盈、走得更坚实,是镇远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生动写照。 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林下种植2.12万亩,其中中药材亩;林下规模养鸡场31个、存栏25万羽、出栏10万余羽,林下养殖蜜蜂余箱、羊只,林下经济已成为该县巩固脱贫成效的支柱产业之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徐伟
编辑韦一茜
编审杨仪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