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外事办倾力帮扶施秉县杨柳塘镇丨小康

年3月对口定点帮扶施秉县杨柳塘镇以来,贵州省外事办先后共选派6名第一书记进驻施秉县杨柳塘镇屯上村、高塘村和板屯村3个深度贫困村,他们从机关单位走向田间地头,走进贫困户家中,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寻找脱贫致富路子。他们扎根基层,建强基层党组织,培养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脱贫攻坚路上没有落下一个贫困群众。   “过去我们开支部党员大会没有地方,开会只能打游击。”板屯村支部书记吴治鹏对以前的办公条件深有感触,板屯村活动室新建之前,原来的活动室只能容纳不到20个人,根本满足不了要求,经过省外事办下派2任驻村第一书记多方努力,筹集资金80余万元,为板屯村新建了平方米的活动室。   自挂帮联系杨柳塘镇3个村以来,完善3个村活动室阵地成为驻村帮扶工作的“当务之急”,年完成屯上村活动室重新装修和制度上墙,年先后完成高塘村活动室扩建、板屯村活动室新建,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细落实。   “这个图书馆好,全部图书都能用手机来听,容易记得牢,很适合我们。”在施秉县杨柳塘镇板屯村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现场,老党员吴玉寿激动地说。为了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效,针对农村党员年龄大、视力下降、无法长时间阅读等实际困难,省外事办派驻板屯村第一书记王丁率先在板屯村设立“有声图书馆”,探索“党建+互联网”“智慧党建”模式,利用“有声图书馆”扫码播放音频的方式,把主题教育学习延伸到“线上”,激发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的热情,从而真正让党的声音原汁原味、无障碍地传到基层,成为乡村振兴中的最强音。   “省外事办的干部很给力,这两年板屯村的基础条件变化很大,我前些年种烤烟全部靠肩挑马驮,现在用三轮车拉,省了不少成本,今年种的烤烟赚了10多万元。”说这话时,板屯村的烤烟大户吴德望这位朴实的农民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   帮助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一直以来都是省外事办帮扶工作的重心,以来,省外事办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省、州和县相关部门,先后硬化了屯上村、高塘村、板屯村的通组公路11条28公里,为3个帮扶村修建了机耕道2.2公里、产业基地高位蓄水池2个、维修小水库1个、新建苗族刻道文化广场1个、苗族文化陈列馆1个、新建停车场15个、文化墙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余盏。这些帮扶项目极大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帮扶工作深入人心,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治贫之本,在于产业,产业兴,百姓富,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这是省外事办驻村第一书记王丁的驻村感悟。围绕一村一品,省外事办帮助3个贫困村因地制宜选准产业项目,力争做到村村有产业产品,带动贫困户脱贫。通过协调省农委争取资金,帮助杨柳塘镇屯上村发展香菇产业,覆盖户贫困户,并先后协调了省直工委、中国邮政“黔邮乡情”和重庆等地的贸易公司帮助销售香菇,实现销售额达40余万元。帮助板屯村发展辣椒种植,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种植辣椒亩,覆盖贫困户80户,实现销售利润5万余元。帮助高塘村种植中药材桔梗、东瓜亩,以“返租代种”模式,项目覆盖贫困户户,实现户均增收0元。   通过3年多的不断努力和全方位帮扶,省外事办帮扶杨柳塘镇的3个贫困村整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和获得感明显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目前,3个村均完成贫困人口“清零”工作,小康路上,决不会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施秉县杨柳塘镇党委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许邵庭   编辑胡莹   编审王璐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