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远县老山林变身群众增收产业园

马齿苋能治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2/9346790.html
近日,走进黔东南州镇远县阳镇魏家屯村的灵芝回收厂房,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灵芝香味,10余名工人正在对采摘的灵芝进行分拣、装盘、烘干、包装,一片繁忙景象。“目前,灵芝陆续进入采摘期,每天都会有10多名工人从事灵芝采摘等工作,每天可采摘多斤灵芝,售价在元/斤,主要销往上海、广州等省外市场。”公司管理人员田德连介绍说。魏家屯村属于山地丘陵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但土地较分散,农户大多以水稻、玉米等传统种植为主。为鼓足村民的“钱袋子”,村级合作社先后尝试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烤烟、猕猴桃等各类种植产业,都未能形成规模化种植,村民受益也小。为扭转受益小的困局,年底,魏家屯村“两委”到浙江省杭州市考察林下产业,经过多番实地调研,结合本村山地林地资源丰富优势,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引入了林下天麻产业。产业发展原本是好事,但是以往几次产业发展尝试,让不少群众心存顾虑,对发展天麻打起了“退堂鼓”。为了打消顾虑,村党支部与公司和合作社签订了天麻种植订购合同,并由公司为农户提供菌种与技术指导,确保菌种有保障,技术有支持,销售有门路。经过三年的辛勤管护,林下天麻取得可观收益。同时,林下天麻的发展模式也让群众看到了希望,干事创业积极性迅速提升。年,魏家屯村再次尝试利用林下空间发展了30亩易种植、好管理的灵芝产业,当年收获1万余斤灵芝产值多万元。今年,该村果断扩大灵芝种植规模到亩,保守预算产值可超千万元。目前,魏家屯村种植灵芝、重楼、天麻等中药材面积达余亩,菌棒生产、菌种栽培和采收、中药材产品加工等,吸纳长期务工劳动力20余人,季节性务工最多达0余人次,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我在这里务工3年多了,现在一天能挣到块钱,月收入0元以上,离家近方便照顾一家老小,这份工作已成为我的固定‘职业’了。”正在分拣灵芝的龙碧珍高兴地说。效益有了,群众也受益了。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务工等方式吃上了“产业饭”,让不少群众萌生自谋生路种植灵芝的想法。“下一步,将重点围绕灵芝规模发展以及深加工,进一步提升灵芝经济价值,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同时,紧盯群众需求,探索建立‘公司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灵芝、天麻等产业,将林下空地打造成群众增收的‘产业园’。”谈起未来发展,田德连信心满满地说。这只是镇远县把“老山林”变为群众增收“产业园”的一个缩影。在该县羊场镇发展了余亩林下天麻产业,蕉溪镇发展了林下养鸡超7万羽,都坪镇发展了林下养蜂1余箱。近年来,镇远县牢牢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依托覆盖率达62.7%的森林资源优势,用好用活用足“林下空间”,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入市场经营主体,盘活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林药、林蜂、林禽等“林N”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目前,全县发展林药种植4.1万余亩,发展林蜂达1.4万箱,发展林禽超56万羽。通讯员廖滔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远柏编辑 徐然编审 闵捷 肖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651.html